您的位置:首页 >时政要闻 >

吉林省多家医院取消成人门诊输液

2019-01-07 15:05:16来源:中国新闻网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到达无药可用的地步。为了减少输液,最大程度优化医院资源,从6日开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简称:吉大一院)门诊取消成人静脉输液。至此,包括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在内,省、市多家医院取消成人门诊输液。为了方便患者到基层就医,吉林省内三甲医院均已与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以下医院签约,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免除患者后顾之忧的同时,不但将医疗资源回归基层医疗机构,更是告诉百姓,并不是什么病都要输液。

医院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关于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的紧急通知……”6日一早,很多人的朋友圈转载吉大一院发出的一张图片,通过图片中的文字了解到,为落实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支持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该院从2019年1月6日0时起全面取消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其中,取消的普通门诊输液范围是指静点中心所有工作职能,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试敏等医嘱。静点中心不再设置工作人员。急诊、儿科门诊的输液不在此次取消范围。对于成人普通门诊病情危重患者,应首选收入医院治疗,符合急诊就诊指征的可前往急诊治疗。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可由门诊医生开具处方建议到社区门诊输液。此次取消普通门诊输液,是为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想输液的患者,也将指导其到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后续治疗。记者联系吉大一院门诊部了解到,该通知内容已经施行,前来就诊的患者表示支持和理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然而在国内许多医院,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每人2.5瓶至3.3瓶的平均水平。为了积极倡导减少静脉输液,此前,吉大二院、吉林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多家医院已经取消成人门诊输液。

静脉输液危害大

为何要取消静脉输液?静脉输液的危害有多大?据吉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维杰介绍,静脉输液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很多,比如输液过程中一些不溶性微粒输入身体,会导致肺部肉芽肿,出现肺水肿,静脉部位的血管炎以及过敏反应等。而过度输液还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

为什么只取消成人门诊静脉输液却保留了急诊和儿童门诊的静脉输液?据张维杰介绍,急诊患者因常常要做一些紧急处置,为保障患者安全,就保留了急诊静脉输液。而儿童这一群体有其特殊性,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差,病情发展迅速,如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可能迅速发展为肺炎。儿科专家表示,儿童的体液在身体所占比重较大,对体液流失反应比较敏感,如果孩子出现腹泻、脱水等症状而不及时输液,则可能引发其他病症。

另外,一些儿童服用药物会因剂型的原因不便服用,影响药物吸收。因此,在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合理性。如果在门诊就诊时发现有一些患者必须要输液怎么办?记者从多家已经取消门诊输液的医院了解到,这种情况下有两个选择:够入院指征的,医院可以收治患者入院治疗。如果不够入院指征但还需要输液,这部分患者会被转移到社区医院或二级以下医院去输液。

“家庭医生式服务”进社区

曾经,多数情况都是下级医院的患者向三甲级医院转诊,现在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是通过分级诊疗的形式把甲级医院的患者转到下一级医院去治疗。也许有的人会担心社区医院的医疗条件和设备远远比不上三级甲等医院,还想着到大医院就诊。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进社区,已经让越来越多公立医院的专家医生走进社区,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专家级的诊疗。

仅以吉大一院为例,2016年7月末,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进社区签约开始,该院已经与朝阳区、绿园区等多区域完成签约。签约后,不仅能协助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民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家庭医生诊疗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更能让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有了“主心骨”。通过科学合理匹配医疗资源,建立一体化医疗保障系统,还能更好地建立健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医院诊断社区治疗模式,为家庭医生团队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预约号;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建立就诊绿色通道,为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有力就医保障。另外,通过定期组织医疗专家走进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还能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社区群众对家庭医生服务的信任。所以,对于想要静脉静点的百姓,也能免除他们所有的后顾之忧。但是,在鼓励医疗资源回归基层医疗机构的同时,医生却更希望百姓们知道,并不是什么病都要输液。

(来源:长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