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华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十四五”期间,是“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队”使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农业科学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国际合作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高端智库,成为农业领域国家倚重、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战略科技力量。
如何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牢牢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引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的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把支撑农业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既要保总量、又要保质量、保多样,要围绕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物安全等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任务,重点聚焦粮食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黑土地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绿色发展、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以及基础前沿、人工智能、宏观战略等,完善“重大科技使命清单”,强化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
二是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创新重点。做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培育重大项目部署安排。上游要布局好种业创新的基础设施,抓紧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深入推进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和挖掘利用工作。中游要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比如育种工具、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表型组学等重大基础理论或育种方法研究。下游要牵头推动优质品种推广和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统筹衔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现代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是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重大使命。强化农业基础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作物高光效、农业生物固氮、固定杂种优势等基础前沿研究,努力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围绕现代种植养殖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太空农业、未来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农村科技和高端智库影响力。根据畜禽和作物产业变动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区域中心布局和科研团队布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学科基础前沿创新需求,谋划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台站、试验基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加强与外国农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合作与交流,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强化“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构建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团队运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团队、一批国内领先团队、一批行业特色团队,成为一流学科和一流院所的核心支撑。
四是把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扩大研究所自主权,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和院所治理体系。健全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协调、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科研“放管服”政策,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现代院所管理服务平台。持续深入推进“支部建在团队上”,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把支撑引领乡村振兴作为主要目标。以“三创一体”团队建设为依托,发挥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扶持和培育院、所办企业,鼓励和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其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能力。有效发挥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提高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转移收益,鼓励以技术入股、技术许可等为主要形式参与和推动科企融合发展。
原标题:“农业科研国家队”如何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编辑:张玥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