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继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既是我省城市建设的机遇,也是挑战。”见到梁冬梅委员,她从皮箱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件,除了提案,还有大量背景素材和调研材料。
“这次我的提案是围绕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梁冬梅委员从事环境保护工作20余年,参与了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针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提案,梁冬梅在我省的城镇化率、环境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调研。“城市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我省生态环境基础公共设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进行‘城市更新’是一个对水环境提质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可以说,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有更多的能力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而对于我省来说,2019年吉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3%,城镇化发展趋缓,人口净流失、城镇化发展慢于工业化、城镇设施建设欠账多、养老和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各种风险矛盾加大的问题凸显。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国家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
梁冬梅委员此次的提案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城市更新行动要围绕“功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是针对吉林省特点,解决水资源瓶颈问题。她认为,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的城市,我省城镇化率偏低,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较小的成本优化调整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可以有较大的空间去完善公共资源,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打造更具韧性的幸福城市、活力城市、平安城市,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城市更新道路。
从深圳、广州、上海等“先行者”经验看,城市更新是功能提升与城市再生,可以实现城市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四个目标一个过程完成。梁冬梅委员在提案中明确我省首先要做好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坚持立法先行和机制体制创新原则,统筹全省城市更新全局工作。“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和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等,能够涵盖法规—政策—技术标准—操作四个层面,撬动更多的内需空间进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和加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她建议,要在城市更新中融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建设和培育生态文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影响,落实节水优先和系统治理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城镇节水,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要将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放在首位;突出功能提升,突出机制创新,真正做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