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的黑土地充满期冀。
吉林省粮食产量已连续八年超700亿斤,202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努力向800亿斤迈进的新目标。
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021吉林两会云端会客厅”邀请了多位我省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以智力支持赋能吉林农业发展。他们是:
吉林省政协委员王曙明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高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任军
嘉宾们各抒己见,讨论如何把提高粮食产量和黑土地保护有效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保护好千百年形成的“大熊猫”般的黑土地
粮食的增产和黑土地息息相关。黑土地是吉林特有的土壤资源,是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作为专家,任军说,每形成一厘米黑土地,需要三四百年的时间,有千百年形成的黑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后代赖以生存的根基,“黑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东北是中国重要的粮仓,吉林在‘粮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近年来黑土地出现退化现象,因此,保护黑土地成了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任军认为,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提高”。
“我认为,保护黑土地的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包括改善土体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化学投入进行有效控制,扩大土壤库容等。”高强则把黑土地比喻成“大熊猫”,“黑土地对中国人的饭碗至关重要,国家三分之一的商品粮都产自这里,而黑土地又是极其珍贵的,形成难、恢复难,让大家充分认识到黑土地的珍贵,才能够加强保护。”
探索梨树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多年的研发探索、精耕细作,以推广“梨树模式”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到底什么是“梨树模式”?梨树模式在黑土地上产生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高强解读说,这其实是一种生产模式,“包括耕作、生产、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的模式,才能够称为‘梨树模式’。”在耕作方面采取秸秆全量覆盖,免耕播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模式。然后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销售,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高强认为,“梨树模式”其实是对中国中等地块农产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探索。
发展智慧农业,增加百姓饭碗中的吉林粮
吉林省是国家的农业大省,为国家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如何让中国老百姓的饭碗里多装吉林粮呢?王曙明认为,首先希望国家在保护黑土地方面给予政策的支持,保护土地才是产粮的基本保障。第二,农业的进步与科技息息相关,因此应该继续改善粮种,发展智慧农业,科学地增加粮食产量。王曙明说:“有更好的耕地,有好的种子,未来粮食产粮肯定会有显著的进步,中国老百姓饭碗中的吉林粮自然会增加。”
吉林省如何实现800亿斤新目标?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粮食产量要迈上800亿斤新台阶,专家们纷纷为实现这一目标献策。
任军说:“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把黑土地的保护和粮食增产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然后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实现增产。”
高强说:“吉林省各地产粮不尽相同,中南部产粮已经很高,增产不易,那么,我们做的应该是关注西部可开垦、开发的土地,采用科技手段实现增产。”
王曙明说:“目前吉林省的三大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每年都实现增产1.5%-2%,按着这个速度,达到800亿斤只是时间问题,其中可能会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文/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