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答复。这篇公开答复在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刊发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其中,不少网友仔细阅读答复后发现,该委曾委托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机构开展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相关问题研究。
问题来了,家门口的吉林大学在研究中扮演怎样角色?研究发现了哪些“新”问题?面对人口减少,究竟该如何应对?
20日,中国吉林网专访参与上述研究专家,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王晓峰教授,为上述问题求解。
“研究所”承担相关课题
中国吉林网:吉林大学研究团队参与到人口相关问题的调研中,有何背景?
王晓峰:负责相关课题研究任务的是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团队。1978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得到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吉林大学成立了人口研究所,1983年成为国内最早的人口学硕士授权单位之一,1996年根据学校院系调整要求并入东北亚研究院,1999年根据教育部专业学科设置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同时研究所更名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在做好理论学术研究的同时,吉林大学鼓励并积极推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研究。研究团队承担了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相关研究课题,包括东北人口问题和生育水平问题。
(相关专题研讨会现场 王晓峰本人供图)
问卷访谈出报告
中国吉林网:在配合调研工作的过程中团队都经历了什么,做了哪些工作?
王晓峰:我们在接到相应的课题任务之后,首先开展前期的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并根据研究目标,设计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前往相关企事业单位、乡村,针对目标人群开展访谈或者问卷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究团队成员承担了不同的工作。除此之外,团队成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对调研取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访谈和数据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育龄人群生育意愿非常低
中国吉林网:完成相关政府部门的课题研究中有哪些发现,让您记忆犹新?
调查问卷
王晓峰: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也印证了我们之前对于东北人口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东北地区的生育率实际上是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并且还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非常低,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调查问卷反映出的结果来看,东北地区90%左右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都是生育1—2个孩子,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人数比例非常低。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平均初婚初育年龄相对比较高,高于全国的其他地区,而且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年轻人初婚初育的年龄越来越高,实际上对生育水平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东北地区的人口减少,除了和生育水平越来越低有直接的关系以外,也和人口流失有密切的关系。
生育意愿低迷、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弱
中国吉林网:那么在您看来,目前东北地区影响人口生育行为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是政策还是其他的一些因素?
王晓峰:影响生育行为的两个直接因素,一是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另一个是生育政策。从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国家政策对育龄人群生育行为的影响是越来越弱,而生育行为基本上是低生育意愿的反映。目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普遍比较低,造成了东北地区生育率特别低,并且持续了几十年。
国外出台育儿补贴等政策应对问题
中国吉林网:解决人口减少问题,国际上有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王晓峰:全面两孩的生育政策有一定效果,但是这种效果不明显。而低生育意愿的形成,是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用越来越低,是诸多社会经济现象决定的,想延缓生育水平的进一步降低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经济政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一些低生育水平的国家有很多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比如包括税收、产假、育儿补贴等方面的很多政策,可以参考借鉴。
吸引流动人口有利改善人口结构
中国吉林网:眼下,持续人才流入可以提高人口增长率。这方面对于吉林省而言,您有何建议?
王晓峰:人口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吉林省要想持续性保持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势头,毫无疑问要有好的人口基础和环境。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度的人口规模,二是合理的人口结构。要想达到这样理想状态,我们的生育水平应该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目前我省生育水平很低,从人口和生育率变动的规律性来看,一旦生育水平降到很低之后,再大幅度地增加是很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应政策,维持住一定的生育水平,使它不继续降低,甚至有可能稍微回升,从已有的经验来看,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出台有效的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
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从吉林省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定程度减少人口净流出,甚至是一定程度吸引人口流入来改善人口结构,比如吸引流动的人口,因为流动的人口大多是年轻的人口,有利于改善我们的人口结构。这也是需要有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来吸引外来人口。从我省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经济是向好的趋势,只要保持住好的发展势头,就会逐渐留住人才、甚至吸引人口流入,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提振经济,形成人口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实习生 韩月 文/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