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多元化,2013年3月,珲春市河南街道永盛社区在办公场所内建起了一个70平方米的工作间,取名为社区居民“创意坊”。“创意坊”集满族特色手工剪纸、十字绣、铝艺等10余种课程为一体,主要向残疾人、老人、儿童、军警官兵、国际友人等群体传授我国传统手工艺术技能。
“创意坊”起初是永盛社区辖内的老人偶尔聚集的场所。永盛社区党委书记薛辉告诉记者,“创意坊”成立后,热爱手工制作的居民每天都到这里来,或织毛衣、钩拖鞋,或做抱枕、十字绣,做出了很多有艺术价值、有创意的产品。有共同爱好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创意坊”建成后,社区请来省级非遗满族剪纸传承人蔡景珍,向大家传授剪纸工艺。在名师的指导下,居民的学习热情高涨,剪纸水平提高得很快。居民邵莹凭借这一技艺参加了全州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在剪纸项目中摘得银牌,并在省级比赛中荣获第四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意坊”无偿教授居民剪纸、易拉罐画等工艺课程的事,在永盛社区辖内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居民前来学习参观,共建单位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官兵也参与进来。从2014年7月起,“创意坊”的手工艺人及爱好者为官兵培训剪纸等传统工艺。教师从满族剪纸的起源、来历及发展前景讲起,官兵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兴致勃勃。在当年举办的珲春市河南街道睦邻节上,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4名官兵与永盛社区老协会员共同完成了巨幅剪纸作品“警民一家鱼水情深”,震撼了在场的观众。此后,官兵和居民学习创作传统工艺的热情高涨。剪纸作品《国门雄鹰》、《孔雀牡丹》和易拉罐画作《骏马奔驰》,都是官兵与社区居民共同合作的精品。后来,共建单位武警延边支队珲春中队官兵也加入“创意坊”,学习传统手工艺术,并将剪纸艺术作为该支队“一队一品”活动的重要载体,官兵们的作品在参加省武警总队的展示时获得了二等奖。
在“创意坊”的展示柜里,残疾人金香美的作品展示柜格外醒目。据永盛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卜丽峰介绍,“创意坊”成立以来,为500余名残疾人开办了手工制作课程。 在他们掌握技艺后,帮助销售制作手工艺品,累计为残疾人创收4万余元。学员张广浩是肢体三级残疾,依靠布艺制作每年收入达万余元。她的9件手工艺品与金香美的5件作品在省残联举办的作品展示展销会上获得好评。除了辖区内的居民,“创意坊”还有许多“编外”学员,如哈达门乡平安村的孟凡菊、用脚剪纸的残疾人盖娜等,他们学成后创作的作品得到很多赞誉。
“‘创意坊’帮残疾人缓解了就业压力,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自信。”河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崔巍告诉记者,由于“创意坊”的文化引领作用,2014年,珲春市残联将其评为全市残疾文化创业示范点,并予以挂牌。同时,州残联授予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点,并予以挂牌。
近年来,珲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第五中学、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的很多学生加入到“创意坊”,学习手工艺制作。“创意坊”名声大噪后,还吸引了一些外国友人前来学习参观。每年端午节,永盛社区都会邀请俄罗斯友人走进 “创意坊”,教授他们满族剪纸技艺,指导他们包粽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外国友人非常喜欢在“创意坊”购买精致美观、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纪念品。如今的“创意坊”俨然成为国际友人学习中国文化的驿站。
依托“创意坊”,永盛社区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民族守望相助、邻里互助互爱、军地深度融合的温馨氛围,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密切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提供了社区建设的“永盛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