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亘古荒原变身美粮川 这个“统计公报”哪些指标值得关注?数据变化代表了哪些趋势?看专家解读 北大荒开发建设:铺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6个关键词带你了解中国疫苗的国际合作 抗议压力下,亚美尼亚总理称“准备好提前大选” 北京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昨天开学 1400余名督学专项督导开学防疫 日本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健康意识提高 无糖啤酒受追捧 美国务院:美沙关系正“重新校准” 不寻求关系破裂 很多人买房投资、投机,这很危险!郭树清警示炒房者! 吉网聚焦|吉林省高校新增74个专业,透露出什么信息? 中国疫苗值得信赖!津巴布韦传媒工作者接种后这样说 乌拉圭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日本小学五年级学生发明“可传递笑容的透明口罩”获发明大奖 奥孔乔-伊韦阿拉正式就任世贸组织总干事 世卫发布听力报告: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存在听力问题 美国为什么就不学中国?他一语道破 巴勒斯坦:为防疫情蔓延关闭所有学校 停止地区间人员往来 博物馆热后,下一站是考古? 管理好学生作业,要先保障教师教学自主权! “天才少年”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吉林小伙写1万遍周星驰名字绘出吴孟达 让二人在画作中最后一次合作 日本3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699例 首都圈能否解除紧急状态还很难说 有聊丨“反恐行动”遍布近半个地球,美国是在“反恐”还是在“贩恐”? 外交部:对联合国人权高专对中国进行不实指责感到遗憾 美国多地发生警察遭枪击事件 多名警察死伤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和音) 津巴布韦总统:中国援助疫苗对津实现群体免疫意义重大 泰国全面启动中国疫苗接种工作 美国贫困儿童超1100万 17%儿童吃不饱 国际锐评丨这个百万亿元突破的背后印着“民生”两字 美国会骚乱后许多警察考虑离职:对领导层缺乏信任 澳大利亚热销啤酒存爆炸风险 被紧急召回 渔业价格如何加速了英国脱欧:象征性主权之争 美疾控中心:变异新冠病毒若蔓延,将抹除美防疫进展 尼日利亚近300名被绑女生获释 政府派专车接回(图) 我省多所高校“错峰”返校 长白山“十项举措”营造营商环境 开学季,小心这些病找上你家娃 菲律宾开始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总统发言人:点燃希望之光 北方雨雪消退气温连升 南方本周多阴雨 芬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应对疫情恶化 美国贫困儿童超1100万 17%儿童吃不饱 美丽乡村,见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判3年有期徒刑 综合消息:多国专家学者谈中国减贫经验给世界的启迪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要“长”成啥样? 森喜朗歧视女性言论“赶”人 日本千名奥运志愿者“离队” 有聊丨“反恐行动”遍布近半个地球,美国是在“反恐”还是在“贩恐”? 综合消息:西非两国首批接种COVAX疫苗 世卫组织呼吁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措施 教育培训行业屡被点名,该如何规范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亘古荒原变身美粮川

2021-03-02 20:06:26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大荒,旧指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大烟儿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曾经,新中国著名诗人聂绀弩的《大荒歌》,将北大荒昔日的风雪肆虐、苦寒荒芜展现在世人眼前。

70多年来,北大荒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已经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冬末初春时,记者来到黑龙江,探寻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的蜕变之路。

1956年4月,山东省邹平县青年志愿垦荒队队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维维摄

农垦先锋 开拓北大荒

弯木做辕,麻绳为索,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一把古老的犁把人们带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1947年6月,当时的松江省政府抽调了5名工作人员、招收了11名技术人员,修复了日本开拓团残留的3台拖拉机,从哈尔滨出发,来到如今黑龙江省尚志县的一面坡东太平沟建立临时场部。他们此行是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响应毛主席发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

6月13日,一块松木板挂在了一间草房前,松江省营第一农场(现宁安农场)宣告成立。一把大犁打下去,黑油油的土地上翻开了垄沟。至此,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的开发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

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里,负责人丁军告诉记者,由于建场初期条件艰苦,这里曾被老百姓称为“三光农场”:光腚屯、光杆路、光板田。“这就是当时宁安农场的指挥部,它的建立,体现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勤俭办事的节约精神。”

1947年至1949年间,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北大荒。北大荒先后建起了宁安、通北、赵光等一批机械化农场,点燃了创建公营农场的星星之火。为了培养师资,这里创建了“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萌芽农场。农场利用日伪遗弃的农机具,培训拖拉机手,其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

在八五〇农场场史馆,记者见到一幅珍贵的照片,场史馆负责人刘洋介绍,这是王震将军在当时的爱民大队召开的烧荒现场会。在这里,他点燃了北大荒第一把荒火,建立了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即八五〇农场。自那以后,北大荒先后在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地区建起了以“八”字头命名的农场。

“王震将军说,共产党人就是有这种精神,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建起国营农场群,建成粮食基地。”刘洋说,面对挑战,开拓者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终于建立起第一批国营农场,为后来的拓荒者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

北大荒粮食种植基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维维摄

十万官兵 挺进北大荒

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顿时,全军上下热烈响应,申请书纷至沓来。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近十万复员、转业官兵从全国各地奔赴北大荒。一位“垦二代”告诉记者,“听我父亲说,当时的官兵热烈响应党的号召,纷纷写下决心书要求来北大荒开发,而且他们根本不提个人要求”。

彼时,北大荒已经有54个农场,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在北大荒已成燎原之势。在北大荒博物馆第二展厅的墙上,有两幅巨大的黑白照片再现了当年十万官兵云集密山而后徒步挺进北大荒的场面。负责人关亮亮介绍,由于当时密山是个小县城,没有足够车辆运送大批官兵,王震将军便鼓励大家要战胜困难,徒步向荒原进军。“在密山火车站,王震将军向复转官兵发出号召:‘铸剑为犁,听党指挥,挥师北上,永不放下枪,好汉建设北大荒’。”

当时的北大荒已经开发了十多年,复转官兵的到来,使黑龙江垦区从松花江两岸、黑龙江南岸再到密山,连成一片。“转业官兵到北大荒实际上是来搞经济建设,从劳动力上给北大荒带来了生力军。”北大荒博物馆原馆长赵国春说,转业官兵到北大荒,对北大荒在粮仓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不可磨灭的作用。

十万官兵的进驻,使这里的口粮、住房、生活用品空前紧张,艰苦的生活开始了。没有住的地方,垦荒队员就砍树枝、打土坯建起了马架子,这一间间简易的住所便形成了当初国营农场群的雏形,关亮亮说,“开发建设初期登上雁窝岛、长林岛的官兵们,几十天就搭起了1000多个这样的‘马架子’”。

参与过当年垦荒的老人回忆,那时候,“马架子”挡不住雨,队员就盖湿被子睡觉;没有井水,队员就喝“水泡子”里的黄泥汤;一日三餐窝头、高粱,连正常如厕都无法保证。可就是这样,复转官兵们还是在大门上刻下了这样的誓言:“开发北大荒,为祖国建粮仓,永远留在边疆。”今天,“马架子”也成了北大荒艰苦奋斗的代名词。

“北大荒开发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在党的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全国调集人员,迅速兴办起大型农场,快速推动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军人身上的南泥湾精神以及军旅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并不断发展。”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陈晨表示。

精神传承 奉献北大荒

天与地相接,一眼望不到边。这是如今来到北大荒大农场的第一感受。八五〇、八五二、八五九……在黑龙江垦区,一批“八”字头农场还能寻到当年的印记。前进、前锋、前哨……一批“前”字头农场,仍能感受到当年挺进荒原的激情。一望无际的北大荒,从十万官兵到来的那一刻,就播下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红色种子。

70多年来,三代北大荒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仅建起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还缔造了举世闻名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时至今日,北大荒仍然流传着“将军岭”“背兵过河”“司令员烧荒”“部长教我扶犁”“为夏大脚买鞋”“创建八一农大”“办迎春机械厂”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当年,北大荒所处的三江平原沼泽遍地,一到雨季,许多生产队就成了“孤岛”。十万复转官兵抓住农闲时机,大搞治水会战。他们住草棚、吃苞米面,在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战。丁军介绍,“有位参加治水会战的少尉每天至少要干14小时的重活,一连56天没有脱鞋,直到后来,他的脚已经和鞋子分不开了,只能靠外科手术把脚底皮割开,他的工效也是全大队中最高的”。

北大荒原本没有路,生产资料没法运,人也很难生存。所以,大规模开发之前,首要任务就是修路。1957年,为担负起创建军垦农场的重任,王震将军作出“向荒原腹地修铁路”的决定。战友们冬天冒着风雪严寒,夏天忍受蚊虫叮咬,挥师北进、打桩架桥,修通了密山—东方红铁路,全长195公里。参加过当年会战的女军医、如今已年逾八十的刘大娘,每当谈起当年的会战,都会感慨万分,她说,“当时,转业官兵的劳动强度很大,能送到医院的都是重病号。那时候的北大荒,难啊……”

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了北大荒,农场粮食不能自给,口粮供应标准从每人每月的22.5公斤减至7.25公斤。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八五三农场二分场的粮食保管员孔德喜,日夜看守着堆得像山一般的粮食,却不曾把一粒粮食放进自己的嘴里,有一天,饿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北大荒,像他们一样默默奉献自己一生的人有很多很多。

离开北大荒博物馆,依稀还可以看见“北大荒故人墙”上那12429个人名,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片黑土地,为北大荒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在故人墙的上方,镌刻着一行大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北大荒开发建设者们的钢铁誓言,雄浑激昂,字字掷地有声。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亘古荒原变身美粮川

编辑:肖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