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年时间,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总量扩充、提质增效;
提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八大工程,作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举措;
出台30条创新举措,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筑牢发展基石;
……
3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新闻发布会”。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孙光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明出席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孙光芝介绍,为保障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顺利实施,近日我省分别出台了《关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2021年吉林省造林绿化暨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活动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4个文件。4个文件对我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总体目标、重要举措、时间节点、保障政策等内容作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全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主要目标瞄准固本强基及精准提升
吉林省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主要目标包括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固本强基及精准提升两个阶段。
其中,近期以2021年至2025年为时间节点,以扩总量、强功能为主,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固本强基阶段。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脆弱短板基本补齐,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打造绿满山川、林廊环绕、城乡盈绿、天蓝水清的优美生态景观。
远期以2026年至2030年为时间节点,以提质量、增效益为主,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精准提升阶段。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湿地、草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使吉林山水林田湖草生命体更加巩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全面形成。
按照既定目标,我省前5年完成森林生态修复1000万亩以上,后5年抓好巩固提升,实现“五年增绿吉林大地,十年绘就绿美吉林”。
“三区四屏三廊一网”总体生态格局形成
在出台的4个文件中,《规划》是我省大规模国土绿化的行动指南。按照《规划》,我省大规模国土绿化总体目标是:从2021年到2030年,用十年时间,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总量扩充、提质增效;完成草原修复287.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完成湿地修复18.78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
《规划》提出,我省将着力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总体生态格局。其中,“三区”为东中西三大生态主体功能区;“四屏”为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科尔沁防风固沙生态屏障、黑土地保护生态屏障、松嫩湿地修复保护生态屏障;“三廊”为重要公路“骨干路网”绿色通道、重要铁路大动脉绿色通道和“十河”为重点的江河绿色通道;“一网”为多点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网络。
八大工程助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规划》同时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八大工程,作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举措。“八大工程”分别为: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草原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体系规范提升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和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其中,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重中之重。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构建我省“山水林田湖草沙”完整的生态系统为目标,把重点放到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以公路、铁路、重要河流为脉络,将农田防护林建成墙、形成网,起到减风、挡沙、绿化、美化的作用。通过增绿扩量、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等措施,构建“总量适宜、分布科学、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防护林体系,提高生态防护功能,确保防护林体系建设和耕地保护相得益彰,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生态保障。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期为3年,即2021年至2023年。以公路、铁路两侧及重要河流两岸为重点区域,主要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我省生态脆弱区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消灭“光杆路”“光板河”,形成完备的防护林体系。
30条创新举措为国土绿化保驾护航
为筑牢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发展基石,《意见》围绕绿化用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放活采伐政策以及创新运营模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共提出30条创新政策。
《意见》提出,在解决造林用地、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方面,提出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鼓励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社等具体意见;在林木采伐管理方面,提出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推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等政策;在造林规程方面,提出 “林苗一体化”模式,允许适当采挖,提高林地利用效益;在造林绿化组织方式方面,提出探索委托造林和“国有林场+村组(合作社)+农户(家庭林场)”的合作造林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造林绿化共同体。《意见》实施后,将进一步优化造林绿化外部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促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向纵深开展。
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孙光芝在发布会上介绍,为解决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地从哪出、钱从哪来、树谁来栽”等关键性问题,《意见》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实施。
其中,在解决造林绿化用地的问题上,一是科学划定生态空间,依据全省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区位重要性,预留国土绿化用地。二是持续推进以“挂画地”“小片荒”和生态脆弱地区被侵占开垦林地为重点的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对应收未收的林地全面彻底收回;对已经收回没有还林及还林后复耕的林地,及时组织还林。三是在遵循国土三调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有效增加国土绿化用地的供给。四是积极对矿山、裸露山地、“四旁”零散土地进行绿化,扩大造林绿化空间,深度挖掘盘活造林绿化用地资源。
在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上,一是谋划造林绿化大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探索实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等资金投入方式,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广泛吸引社会投资,支持社会资本利用国有、集体和个人经营林地的使用权,采取集中流转或合作等方式投资造林绿化。三是对国有、集体和个人经营林地的使用权,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合作等方式,向造林大户集中流转,鼓励吸引个人投资造林绿化。
在解决树由谁来栽的问题上,按照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进一步创新国土绿化运营管理模式。一是探索政府和社会合作造林新模式。鼓励各地围绕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流域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建设需要,按照项目合理布局、政府投资有效配置等原则,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政府和社会合作(PPP)项目。二是探索推行托管造林绿化方式。实行“国有林场+村组(合作社)+农户(家庭林场)”的合作造林模式,明确各方权责,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造林绿化共同体。对个人和集体经营的林地,可以采取委托方式,由国有林场利用技术和管理优势进行造林。
……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对于巩固吉林绿色本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吉林黑土地、维护全省粮食安全、改善全省城乡环境、提升吉林形象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2001年至2020年,吉林省连续实施两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动,全省绿色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15日,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了“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总结表彰暨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启动大会”提出要广泛开展新一轮绿美吉林行动,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着力点,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抓手,以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扩充资源总量、提升生态质量、增加绿色效益,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和生态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