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审议作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关于表彰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的决定》,从70年来历届政协的14.4万件提案中,评选出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予以表彰。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支建华提交的全国政协〔2011〕0648号提案——《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提案》入选。本文所讲的,是这件提案背后的故事。
— —编者
两包“样土”一份责任
“过去咱这儿的黑土,抓一把能攥出油来,现在攥一把手指缝里流出的是沙土粒子!黑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请政府帮帮我们,保护好黑土地吧!”
2010年的深秋,支建华为准备全国两会提案,到吉林省农安县就黑土地保护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调研过程中,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兄弟推心置腹、直白迫切的一句话,击中了支建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支建华出生在东北,青年时代在林场工作过。青纱帐里童年的梦,五谷杂粮养育的情,凝聚成浓浓的黑土地情结,深入骨髓,历久弥坚。
支建华(左一)在田间调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黑土地,确保了中国粮食的品质,保持了中国饭的“饭味儿”,也培育了支建华的坚定意志和宽厚品格。
但是,黑土在流失,黑土地在退化!
如果再不重视黑土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绝不能让亿万年形成的如此深厚、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在我们这一代退化以至于消失。要为深深热爱着的黑土地发声,让保护好黑土地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历史重任。
调研结束时,支建华包了两包“样土”,一包是黑土,细腻黝黑;一包是退化了的土,黄而硬,如一捧散沙!准备带到北京,带到两会,在国家的议事平台上“鼓与呼”,以拯救黑土地。
支建华对“黑土地”的关注由来已久。2010年春季,就开始具体准备以黑土地保护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为主题的提案。
他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会商科研部门和有关专家,掌握更多数据;和九三学社的专家及机关的同志们深入农村,接触农民,占有大量鲜活的基础材料,对吉林省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平原、山区、半山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多区域土壤采样,对比分析。
素有“土中之王”美誉的东北黑土地之所以珍贵,因为它的形成就是个相当漫长又极其复杂的“生化过程”。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每形成1厘米厚的富有“油性”的黑土,大约需要漫长的200~400年。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三块黑土地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区,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压舱石”。
然而,由于多年来对东北黑土资源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东北地区坡耕地黑土层厚度已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80~10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下降到1%~2%,85%的土地处于养分亏缺状态。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及土壤结构破坏的严峻后果是土壤抗蚀能力减弱,水土养分流失,有些地方平均每年都要流失1厘米厚的黑土层。其中,有的省30厘米以下的薄层黑土面积已占到黑土总面积的42%,有的省黑土层厚度在40厘米以下的已经占到50%。按此流失速度,黑土层将在40~50年内剥蚀殆尽。这对东北农业生产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
由于黑土层的流失和退化,增产不增收、粮食质量下降等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在威胁。
加强黑土地保护,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确实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珍贵的黑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在认真调研分析基础上,一件1700多字的《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提案》孕育生成。主要提了四方面建议:
第一,制定保护黑土地的法规,依法保护黑土地,加大防止水土流失工作力度。重点是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植物绿篱,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15°以上的坡耕地推行水平梯田,种植果树和灌木等经济林,坡度小于5°的坡耕地隔一定距离种植植物绿篱,或种植多年生草本作物,以减少土壤冲刷;大力积造并向黑土地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增加作物根茬、秸秆还田数量,有效补充农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提高土壤保蓄水肥能力;建立由免耕播种、少耕深松、化学除草、田间覆盖等技术措施组成的保护性耕作制度;合理保护黑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经营。
第二,依法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所有权,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所有者”,而不是“租赁者”。在此基础上推广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采用铧式耕翻、灭茬整地等做法,挡风固土、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抵御风蚀水蚀能力。
第三,停止审批除利用秸秆生产饲料外的其他秸秆利用项目,只允许利用秸秆生产饲料或秸秆还田等。
第四,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作为提案的实物“附件”,支建华把黑土地的两包“样土”同时带到北京,带到全国两会。
一次难忘的发言
2011年3月1日,支建华从长春乘坐火车抵达北京站。一走下火车,便立刻被记者们团团围住。简单对话之后,他向传媒朋友展示了千里之外的两包“样土”,提醒人们关注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
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会前,九三学社中央提前通知支建华作发言准备。
支建华接到通知后,反复掂量着手里的调研材料,特别是记起那位农民兄弟的一番话,决定围绕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以《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性支持》为题向中共中央建言。
下午3点,座谈会开始。轮到支建华发言时,他拿出那两包样土,围绕黑土地资源保护提出了5条建议:一是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激励政策,调动粮食主产区积极性;三是促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四是稳定和提高耕地质量;五是鼓励农民科学种田。胡锦涛同志对此很感兴趣,认真地倾听着,用笔记录着,还不时插话讨论。
第二天,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支建华作了专题采访。接受采访时,他没有忘记那位农民兄弟的嘱托,特意把两包重逾千斤的“样土”再次展示给全国人民。
这两包反差强烈的“样土”让更多代表委员认识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一位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全国政协委员讲:农业上的过度开发,尤其是滥施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退化,应该引起重视。一位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说:“每年都有大批的粮食从这片黑土地上调往祖国各地,黑土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就是加强国家的粮食安全。”
农民们盯着两会,吉林省农安县的那位农民兄弟看到支委员带去的两包“样土”亮相央视,深深为支建华的一片履职赤诚所感动。黑土地上的人们都在翘首企盼好政策早日到来。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1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支建华的提案和建言立即得到多方面的响应。
农业部专门就加大防止水土流失工作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科学利用秸秆资源等问题与他进行深入沟通和咨商,并以农办案〔2011〕57号文件进行了答复。随后,国家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黑土地保护工作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更令人鼓舞的是,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了黑土地保护情况。4月9日,全国政协围绕“加强黑土地保护”问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协商议政、建言献策。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黑土地是不可多得的独特优质宝贵资源,加强黑土地保护,关系到我国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提案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支建华这份凝聚着广袤黑土地上无数人忧思与期盼的提案和建言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同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在东北四省区的17个县(市、区、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
2017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提出加快构建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力争到2030年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2.5亿亩,基本覆盖主要黑土区耕地;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趋势,将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一个等级以上;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攻坚战,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等。
广袤的黑土地,又是一个丰收年。本报记者 贾宁 摄
2020年2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兼顾大豆、小麦等作物生产,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等正在形成。
吉林省作为东北大粮仓的重要省份,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把保护黑土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总体规划和实施工程的研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出黑土地保护的有效路径和机制,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和利用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减少耕地损失1000余亩,减少土壤流失量1100万吨,不仅土壤肥力得到稳固,而且粮食生产夺得特大丰收。继2011年总产634.2亿斤、2012年总产668.6亿斤之后,2013年首次突破700亿斤,达到710.2亿斤,到2019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775.6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吉林省已实现粮食单产全国第一,粮食人均商品量、调出量全国第一,“吉粮”在中国人的饭碗里占的分量很重、贡献很大。
2018年3月30日,十三届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实现了黑土地资源保护的刚性约束,填补了我国黑土地保护立法空白。
2016年7月1日,黑龙江省正式实施《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实现耕地保护的制度化、法治化。黑龙江省农委制定《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和《黑土耕地保护指导意见》,对黑土地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
东北三省还分别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利用生物技术加快秸秆腐熟还田等措施,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
经过10年来的持续努力,如今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已实现由点到面、由零散条文到系统立法、农民由被动应对到主动科学保护的嬗变,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得到有效遏制,黑土地肥力开始恢复,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东北大地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请求保护好黑土地的那位农民兄弟,和许许多多黑土地上的人们一样,不仅脱了贫,而且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实践证明,支建华的《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提案》议政精准,效果明显,是一件成功的案例。
永远的“黑土地情结”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提案》被列为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之一。这既是国家对粮食安全这一始终关系长治久安、最为重要战略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人民政协及政协提案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消息发布后,大家都对支建华表示祝贺。
吉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江泽林,在省政协党组(扩大)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肯定了支建华《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提案》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并回顾当年在国务院任副秘书长期间,曾组织关于黑土地保护相关文件协调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东北黑土地“中国粮仓”的深切感受。
支建华表示,提案能够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得到表彰,要感谢全国政协对自己履职工作的肯定,自己充分体验到了履职的荣誉感和收获的喜悦。自己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的重要指示,持续为国家富强、吉林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而黑土地的保护和复原也是他继续跟踪调研的重大课题——保护好东北黑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建设“中国粮仓”。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绳海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