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农林”)创立于1934年,目前招生涵盖理、工、经、管、文、法等八个学科,涉及72个专业。学校以农林学科为主,优势特色学科有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生物学等。日前,学校处处长陈遇春做客新华网“2021高考情报局”,介绍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情况。
调整选考科目便于学生报考 今年新增三个专业
陈遇春介绍,自教育部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以及新医科建设以来,学校集中优势学科资源、科技资源,对各专业进行内涵式提升,在课程配置、师资队伍、实践层面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整。近两年,西北农林共新增七个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如2020年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茶学、动物药学四个专业,2021年新增俄语、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西北农林也调整了选考科目便于考生报考相应的专业,陈遇春表示,学校的新增专业和学生高考科目的选择相适应,考生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报考相应的新专业。在陈遇春看来,“对于农林院校来说,招生不仅仅是看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招到有情怀、愿意为未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的学生。”
陈遇春介绍,西北农林今年在招生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学校“生物科学”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将面向2021级新生选拔30人实施本研贯通培养,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个性化培养,自主选择,长效性实现自己的学术发展理想。
此外,学校今年继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招生,设置了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水利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和食品营养与健康等6类卓越班,旨在培养今后能够引领未来农学或者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
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自主的发展,西北农林今年将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陈遇春介绍,今年学校招生共分为27个大类,涵盖近50个专业。学生将在入校第一年年末自主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分流。此后,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二次转专业的机会。
设立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 实施“331”人才培养模式
西北农林今年的招生规模为55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陈遇春表示,“招生规模的增加也显示了一个大学的担当,因而学校在确认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有明确的定位。”他介绍,西北农林重在培养三类人才:一是能够引领未来农业科学发展的“学术精英”;二是致力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领军”人才;三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围绕这样的目标定位,西北农林会帮助新生在进校一年内根据其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这需要学生基于自身的目标及所学专业,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个性化塑造。
陈遇春介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西北农林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施“3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第一个“3”是指分段式教育,即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发展三段融合。第二个“3”是指要做到三融通,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融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通,以及产教融合。“1”是指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可以按照“2+1+X”来实现,其中的“2”和“1”对应的是两年的基础教育加一年的专业教育,“X”则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如果想本硕连读,X就等于2或3,如果想读到博毕业,X就等于5,从而实现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领导力培养计划、卓越成长计划,目的都在于为学生塑造自我提供通道。
陈遇春介绍,西北农林从2020年开始全面推进“三学期”制度,将一年的教学安排分为春季学期、夏季学期、秋季学期三个学期,其中,夏季学期不是给学生上课,而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扩展视野提供国际化课程,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年不低于10%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农林大学就是在土地上、在农村,实际上西北农林一直以来都积极开展国际化交流项目。”陈遇春介绍,西北农林目前有两个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工程专业,明年预计还会新增两个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
据了解,西北农林每年有不低于10%的学生会参与国际访学和国际课程的学习,接受为期三个月以上的国际化课程或境外学习的实践。参与学校贯通培养的学生,以及在本校读硕、读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均有机会到境外大学开展课程实践、进行撰写论文或修读相应的课程。
陈遇春介绍,西北农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现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八个国家建设了八个农业示范园,相关学科的老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参与到园区的建设当中。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