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王思北、余俊杰)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不久前,“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4款App在4天内先后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让网络安全问题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也让人们意识到其深刻的重要性。
13日在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产业规模稳定增长,技术布局日益完善。
一方面,在“新基建”的推动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建设与信息化建设逐渐同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重要地位。网络安全产业促进政策不断加码、网络安全市场主体优化业务布局。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新型攻击不断衍生,基础设施保护难度不断加大;数据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安全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但企业在自律能力、对用户的敬畏、对数据的保护等方面仍做得不够。
专家认为,兼顾发展和安全,将成为持续的重要课题。
“近期,一些大的互联网企业被叫停上市,有一些应用被下架,这是强调治理的体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认为,但治理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互联网需要发展与治理双轮驱动。
邬贺铨说,对于企业而言,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更规范,为整个互联网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生态。同时在发展中还要关注国家安全,保护网民的利益和隐私。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看来,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业务的合规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