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四平战役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天下午,正在吉林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总书记认真观看,不时询问,了解那段气壮山河的战斗历程。他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对每一位烈士的照片和名字,他都看得很仔细”
袁源担任此次总书记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的讲解员。
2019年,四平战役纪念馆共接待观众35.15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3.8万余人次,免费讲解2800余场。这一次担任总书记的讲解员,对于袁源来说,无疑是最特殊的一次。
这是一个令她激动兴奋,而又幸福温暖的时刻。
“总书记进来的时候面带微笑,非常亲切和蔼。我一下就不紧张了。”袁源告诉记者,总书记对于每一个陈列柜都看得非常仔细,每张图片、电文、文物,他都会驻足观看。
“在参观至烈士照片纪念墙时,他停下了脚步,神色凝重。这里有62位烈士的照片,总书记对每一位烈士的照片和名字都看得很仔细。”袁源回忆说。
伴随着袁源的讲述,记者望向烈士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那段烽火岁月再次浮现在眼前——
四平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是勾连四方的交通枢纽、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的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先后四次激战于四平。最终,东北民主联军以牺牲近2万人的代价取得了四平之战的最后胜利,留下了一段撼人心魄的历史记忆。
硝烟已经散去,但英雄在历史的天空,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我做这份历史研究工作已经快30年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看到了更多的史料,这些感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越来越深地渗入到我的骨髓中,我也时常被感动。”该馆战史研究室主任张宇明指着烈士的一张张照片介绍说,“为了新中国,他们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如今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应该倍加珍惜。”
“我能感受到总书记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
平时20分钟的参观讲解过程,这次用了40分钟。
“我能感受到总书记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对总书记参观时的情景,袁源历历在目,“在我的每一段讲解之后,他都会停留很久,仔细观看陈列的照片或者文物。”
四平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按使用功能共分为陈列区、藏品区、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中央控制区等五大区域,其中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陈列区内设有序言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画馆等8个主要展厅。
序言厅气势恢宏,意蕴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正面的红色墙体与它下面的黑色基座相呼应,意寓英勇的东北民主联军四战四平血沃东北黑土地。红墙上方刻着毛泽东的手书电文:“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渲染出四平之战的不同凡响。
战史厅是四战四平历史陈列的主体,包括“战前时局”和“战史风云”两大部分陈展内容,详尽展示了四战四平的历史全貌。
人民之伟力是取得战争胜利之根本。在支前厅记者看到,这里陈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着手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东北根据地人民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战勤支援,重点展示北满和西满根据地人民对四战四平的有力支援。
英烈厅着重展示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几支主要参战部队的历史、四平参战概要,详细介绍了东北民主联军为四平解放所付出的重大牺牲情况。
在半景画馆,四战四平半景画气势恢宏,刻画逼真。在特定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下,半景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争氛围中。
张宇明说,纪念馆内的陈设、展板、图片无不倾注着她和同事们的心血,“我们希望尽可能地还原那段英雄史实。”
“传承发扬好这段红色的历史,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与总书记挥手告别,四平纪念馆工作人员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总书记临别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令他们备受鼓舞。
“这次讲解之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这段红色的历史宣传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段历史。”袁源说。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最切实的责任就是要把这段历史研究好研究透,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做好四战四平的基本历史陈列。”她激动地说,“历史告诉我们,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爱这段历史,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陈列展览,让更多的人感受这段历史所蕴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传承发扬好这段红色的历史,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馆长李秀峰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四平战役纪念馆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进军营、进乡村、进社区”系列展览、宣讲活动,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和现场讲解,让大家重温四战四平这段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四平战役这段历史既是军史,也是党史。我们今后一定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全馆职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李秀峰激动地说。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四平战役纪念馆门前的四平市英雄广场上,市民们或散步、或跳舞,男女老少,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景象。不远处,一排标语格外醒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广欣/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