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无人船可以搭载4份水质采样瓶和一个多参数水质采样仪。”7月9日下午,长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信息法制处四级调研员董洪璞在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一处入河排污口处,向学员教授无人船操作要领。
这是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2021年吉林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上重要的一课——教授学员实际操作无人机、无人船进行执法现场模拟检查。
据介绍,当前全省各级执法队伍专业素质基础、装备器材物质基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在非现场执法工作方面,装备器材配齐不全,执法监测力量不足,利用视频监控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非现场方式监管存在短板,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和专业从事在线监控的执法人员更是短缺。
为持续强化非现场执法手段和应用,切实转变执法方式,促进科技手段的执法实践,培养生态环保执法人才,确保我省执法大练兵工作取得实效,一体推动执法能力提升和队伍建设,省生态环境厅筹划并举办了此次培训。
来自省内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的4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他们从在线监控的监管应用及典型案例,无人机、无人船在环境执法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学习。
“非现场执法是随着技术发展在执法方式上的一种重大转变和优化,本质上是一种既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又能精准发现违法线索的监管手段。”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顾恩大在培训班动员会上如是说。
顾恩大表示,要以自动监控为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手段,强化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以及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以及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用于行政处罚。
这艘长约1.6米,宽约0.8米的无人船是省生态环境厅执法队伍中的“新兵”,可以代替执法人员在较为危险、地势复杂等不适合人员操作的水域进行采样和实时监控,以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
“我们要在这个排污口、河流汇合口、河道中央位置,共采集3份水样。”董洪璞在结束无人船操作要领教授课程后,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文/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