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王世军
短短4年多时间,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人均收入由5000元变成了9500元,全村脱贫;短短4年多时间,一个“粮少路少农民收入少”的盐碱地村变成了交通便利、产业兴旺的好地方。盛夏时节,谈及小村的可喜变迁,村民们说:感谢有一个好书记。
先做三事暖民心
王大志,长春市财政局的一名干部,2016年3月任农安县龙王乡沙岗村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沙岗村530户村民1466人中有82户是贫困户,贫困人口155人,村民们出行难、生产难、卖粮难,有两个自然屯840人喝不上“安全饮用水”。面对困难,王大志带领村班子成员集中调研小村的整体情况,谋划小村的振兴思路,很快,做了3件让村民暖心的事。
第一件——引水。沙岗村饮用水水质极差,含氟量高,村民开口都是黄牙、有的还得了“大脖子”病。王大志带领村班子跑供水厂、跑农安县水利局、跑省水利厅协调项目。2016年底,村里引来了共青团水库的水,解决了260户的安全饮水问题。村民张奶奶说:“盼了30年了,没想到王书记才来了几个月,就让我们喝上了自来水!”
第二件——扩电。全村供电线路是1997年铺设的,已经严重老化,原来用的都是两相电,变压器容量仅为20千瓦,农户集中使用铡草机时就经常断电,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王大志找到龙王乡农电部门协调,还请长春市财政局帮助联系长春市电业局,最后为村里安上了100千瓦的三相电,解决了用电难题。
第三件——修路建桥。雨天,村里的路特别泥泞,农户进不去地,卖粮、卖猪即使赶上好价钱也拉不出去,小孩上学得背着出去。为让村里能有平整的水泥路,王大志四处奔波求援,“磨破”了嘴、“跑苦”了腿,办完手续的时候,累得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在他的努力下,修建全村道路27.7公里,水泥路陆续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张大爷说:“我背孙女上学都3年了,今后再也不用背了,我做梦也没想到王书记能把路修到家门口啊!”。
王大志接着协调当地发改局投资20万元,对沙岗村唯一主干道上年久失修的危桥进行新建。
再兴三业富小村
王大志根据沙岗村实际情况,带领村民们发展致富产业,兴三业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
建立养殖合作社,发展养猪产业。养殖合作社共带动全村33户养猪户,形成了以大户带小户、带贫困户的模式。现有生猪存栏数1300头,年出栏2600头。由合作社统一同长春市德泰饲料有限公签订购买协议,构建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模式,有效地夯实沙岗村生猪产业链条,生猪收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水稻合作社,发展水稻产业。着眼于村里盐碱地和水田多的实际情况,组织村里34户水稻种植户成立了新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与荣发现代农业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由荣发集团提供优良种苗、技术、统一销售。村里拿出50公顷水田发展稻田养蟹项目,连年喜获丰收,稻田蟹产量近万斤,产值近30万元,并注册了自己的蟹田米、稻田蟹品牌,建立了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
建立果蔬大棚,发展种植产业。15栋日光大棚,由水稻合作社承包,每年种植两季,主要种植香瓜、西红柿、黄瓜等,所有农作物严格按照荣发现代农业集团的绿色蔬果种植流程,全程无农药、化肥、添加剂,绿色无公害,经济效益连年递增。
三业兴旺,催动了沙岗村全面改观。全村27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了新建;村里3条主干路实现绿化、亮化、美化;村部建起了文化大院。2018年9月,沙岗村举办了首届“农民丰收节”。如今,步入小康的沙岗村,正以一个崭新的美丽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