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叙尽天下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在十四运全运村媒体村的皮影展示台上,写着这样一副对联。 “世界皮影看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省乾县弦板腔演绎有限公司王乃会在面对中国吉林网镜头时这样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陕西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其音乐弦律节奏明快,悦耳悠扬,唱腔刚柔相济,感人动听,能充分表达出戏剧剧情。灯光照射下的隔亮布后,一个个牛皮小人儿在生动起舞,演绎世间百态。
在全运村媒体村的商业街,皮影戏展厅一天会有三场固定时间的演出,每次半个小时。每一次演出,这里总是能吸引不少记者驻足观看。“虽然唱词不太能听懂,但是音乐的表现力很强,很有感染力。”一名同行说道。
根据展厅内工作人员的介绍,皮影戏在陕西流传了千年之久,“看到这把刀了吗,这个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皮影戏表演的后台,工作人员将一把“青龙偃月刀”的道具展示给中国吉林网。
事实上, 为了给这一古老艺术“保鲜”,这几年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家喜闻乐见的剧情、音乐等,取得了很好效果。“这次能来全运村演出,有这个机会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示我们陕西的古老艺术,我们十分开心。”
弦板腔皮影戏,陕西当地也称之为西路皮影,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弦子”与“板子”而得名。弦板腔皮影戏的剧目非常丰富,计有五百本以上,剧本内容多取材于各历史演义,其中以三国戏和列国戏为多。武戏多、文戏少,连台本戏多、折子戏少,其特点是语言通俗,易于被百姓接受。
其实,之前王乃会所说的“世界皮影看中国,中国皮影看陕西”,真的是“大实话”,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陕西皮影戏表演团体之众多,影戏箱底之雄厚,足可称全国之首。难怪陕西歌谣说“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过年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了。
在采访之余,中国吉林网也有机会“亲自上手”,实地操控了一下皮影道具。平日里,自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手脚灵活,可惜,当面对这轻如薄纸的皮影道具时,却显得手足无措,不得要领。
陕西非遗名目繁多,有着千百年传承的手艺,兼具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多重价值,极具个性和地域风情。“我们也希望借十四运这个难得机遇和平台,拓展非遗与体育、非遗与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展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重点项目、传承保护等方面内容,让大家更加了解陕西,了解西安。”现场工作人员这样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特派西安记者 于洋 文/图/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