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
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在这里展开,开放发展的欢歌笑语在这里响起。
珲春,正全力以赴,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要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找对路子、开好“方子”,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珲春市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以“精准扶贫”为准则,坚持靶向治疗,以“输血”“造血”相结合的模式,实行扶持脱贫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一批、返乡创业引领脱贫一批、群众自主发展脱贫一批、政策保障兜底脱贫一批。截至目前,全市1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6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减贫1537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4%。
为真正把脱贫攻坚抓在手、扛在肩、落实在行动上,珲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和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系列专题会议,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科学决策和重要部署。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玉龙等市领导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措施,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问诊把脉、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全市400余名乡科级干部切实履行责任,集中部门优势资源破解难题,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681名村“两委”干部、18名第一书记、117名党建指导员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发挥了积极作用。
珲春市坚持“跳出扶贫抓扶贫”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构建起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格局。含硒苹果、黑木耳、有机稻米、棚膜蔬菜、软枣猕猴桃、黑果花楸种植,冷水鱼、延边黄牛、森林猪养殖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先后在各村落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战略布局全面形成,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全市谋划实施脱贫攻坚重点项目331个,总投资7.0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08个,基础设施项目191个,公共设施项目32个。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达1600余元。
珲春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推进行业联动,强力推进教育保障,继续实施学前三年(朝鲜族)和普通高中阶段基本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对全市85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全程资助,无一人因贫辍学。强力推进医疗保障,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费用由政府100%兜底,贫困人口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100%。建立109所标准化卫生室,村医78名,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强力推进住房保障,实施C级、D级危房改造73户,房屋修缮455户,让所有贫困户都住上安全可靠的放心房。强力推进兜底保障,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达到3960元,超过国家扶贫标准,高于省州平均水平。强力推进饮水保障,投资5667万元解决50个村、2.9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554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强力推进道路保障,投资7000.7万元,完成25个行政村103.3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公路村村通。深入实施“百千万”包保脱贫工程,包保部门、企业下派干部2084人,入村帮扶26686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群众满意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最大动力。珲春市坚持将入户走访调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加强和规范村务公开,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利用标语、讲习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宣传、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全面推广“人脸识别”,提高群众办事便捷性,堵塞扶贫民生领域漏洞,让脱贫攻坚真正成为暖心行动。深入推进扶贫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县区、市直部门、乡镇、驻村工作队“四位一体”自查自纠体系,并组成督查组和巡察组,开展“点穴式”明查暗访进行专项核查,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逐级逐单位逐村“过筛子”。实施“一账、一书、一表、一挂钩”管理,分级建立台账,及时动态更新,全程跟踪落实,对考核反馈问题、自纠查实问题,立即整改、及时销号,推动问题“见底归零”。同时,严肃执纪问责,坚持集中交办、牵头领办、直查直处、提级办理相结合,严查失职渎职行为,严惩违法违纪分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已在珲春逐步实现。如今,珲春,正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奋进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脚步铿锵、响鼓劲催、旌旗如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