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传统友谊深厚,双方彼此信赖,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今年1至7月,中非贸易额达1391亿美元,增长40.5%,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期中国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20.7亿美元,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双方并肩携手,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成果惠及中非人民,为非洲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中非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样板、国际对非合作的表率。
经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从红酒、咖啡到可可、坚果,再到橄榄油、保健及护肤品,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一批品类丰富、产地多样、质量上乘的非洲产品集中亮相,走进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埃及开罗大学金融与投资学教授赫沙姆·易卜拉欣表示,中非经贸博览会打开了一个了解非洲、聚焦非洲的平台,有助于推动非洲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向更高质量发展。希望非中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继续为全球经贸合作作出表率,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2021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产品电商推广季正在举办,活动将持续3个月,致力于构建中非跨境电商合作新平台,推动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和贸易方式多样化。南非的柑橘、坦桑尼亚的宝石、乌干达的芒果干……许多优质非洲特色商品通过网络直播间的推介,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中非电商合作正为非洲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在卢旺达东部的加绍拉村,起伏的丘陵地里,结着一片红色的辣椒,格外显眼。不久前,当地青年农民企业家特瓦西卢瓦种植加工的一批干辣椒通过检验检疫,成为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洲干辣椒。特瓦西卢瓦说:“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最近,我们生产的干辣椒将被送上中国朋友们的餐桌,我和农场里近2000名员工都十分兴奋和自豪。”下一步,特瓦西卢瓦计划从中国合作企业引进育种机、播种机、烘干机等设备,生产更高品质的辣椒制品,让卢旺达辣椒品牌在中国打响。
“电子商务作为中非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消费扩容的推动器,助力非洲产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说,非洲商品在华电商推广是双赢的合作,彰显了中非务实合作的互利共赢精神,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前景广阔。非洲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姆巴纳说,推动非中电子商务合作是重振非洲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利用好此次推广季,历练非洲年轻人和企业家的商业能力。”
苏丹国际问题专家、《关注报》国际部主任穆斯纳·费赫勒表示,非中在经贸领域的合作需求空前增长,增强了双方合作的信心。苏丹等非洲国家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希望双方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同舟共济携手抗击疫情
近日,位于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塞迪莱哈医院收到来自中国的抗疫物资。“这批医疗物资解了医院的燃眉之急!”医院首席执行官梅农说,当前博新冠肺炎确诊和入院人数大幅增加,这批医疗物资会在救治患者和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非洲国家也收到了来自中国的新冠疫苗。8月底,中国政府援助莱索托的首批新冠疫苗运抵首都马塞卢。莱索托卫生大臣塞卡特尔表示,疫苗援助充分展现了莱中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良好关系。中国国药疫苗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适合莱索托民众接种。
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并正在向40多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提供疫苗,并继续积极支持非洲提升疫苗本地化生产能力。中方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已正式开工,相关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正抓紧推进。在中国援助多哥第二批新冠疫苗交接仪式上,多哥卫生部部长米吉亚瓦说,中国短时间内向多哥提供两批疫苗援助,在当前疫情仍在肆虐之际送来一场“及时雨”。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中国在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等各环节上都采取开放合作态度。在条件适合的国家,中国积极推动疫苗实现本地生产。今年4月21日,中国和埃及企业签署在埃生产新冠疫苗的协议。5月21日,埃及从中国采购的首批疫苗原液运抵开罗,埃及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同中国合作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
南非知名流行病学家萨利姆·卡里姆教授表示,中国新冠疫苗不仅安全有效,储运要求也适合许多国家现有条件,实现了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统一。非盟委员会政治事务与和平安全委员班科莱表示,非洲新冠疫苗资源十分紧缺,中方在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定支持非洲团结抗疫,令人感动。
推动务实合作行稳致远
几人举着手机相互配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拍摄,不漏一处细节——这是塞内加尔阿菲尼亚姆水坝修缮工程的施工者们正在通过手机向万里之外的中国进行工程的“云验收”。由于疫情影响,国际旅行受限,水坝修缮工程只能采用远程视频“云验收”。
阿菲尼亚姆水坝位于塞内加尔比尼奥纳河上,建成后能有效防止下游海水倒灌,拦蓄上游淡水,促进沿岸农牧渔业发展。水坝开建不久,塞内加尔就暴发疫情,中塞两国建设者紧抓工期,克服重重困难,在确保工人“零感染”的前提下,如期完成任务。塞农业和农村装备部部长穆萨·巴尔德称赞:“阿菲尼亚姆水坝是塞中友谊的象征,也是塞中合作的结晶!”
面对疫情挑战,许多在非中企承建的基建工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施工,为非洲社会经济的复苏带来曙光:6月,中企投资建设的几内亚达圣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几内亚上世纪70年代以来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7月,由中国电建承建的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并网发电;8月,赞比亚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
赫沙姆·易卜拉欣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埃中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园区、健康医疗等多方面的务实合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埃中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埃中·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及新行政首都、本班光伏产业园、新冠疫苗合作生产等多个项目已成为非中合作的“标杆”,为埃及创造了大量就业,为改善当地民生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仍有众多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非洲坚守岗位,1100多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坚持运行,为非洲国家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已经有46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合作协议。中非坚持共同发展,积极推动务实合作行稳致远,一批更高标准、惠民生的合作项目正在落实,为非洲一体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提供动力,支持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北京、开罗、喀土穆电)
人民日报记者 万 宇 景 玥 苏 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