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电(记者 郭佳)清晨,俄罗斯大货车在中国珲春口岸外依次排开,一个个司机跳出驾驶舱活动着筋骨。车里满载的帝王蟹将在数个小时后被空运至中国各地,端上市民餐桌。
吉林省边境城市珲春具有连接中俄朝三国的独特地理区位。晴日里,站上边境观景台龙虎阁凭栏远眺,远处的大海“近”在眼前。
时值十月中旬,俄罗斯帝王蟹正肥。珲春一生鲜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的俄罗斯帝王蟹需要从韩国釜山中转再运抵中国各大城市,而“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水产航线的通航让珲春成为水产品集散地,稳定、省时,运价也较低。
得益于吉林省提出的从珲春“借港出海”新思路。短短几年时间,通过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近海却不临海”的珲春开通了多条货运航线,实现了与东北亚各国的互联互通。
“这是中俄边贸合作不断加强的缩影。”珲春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全贵男说,近两年,珲春市水产品贸易风声水起与加工贸易企业密不可分,水产品加工原料的98%来自于俄罗斯,特别是销往韩国、日本、德国、法国、比利时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马哈鱼、鳕鱼、鲽鱼等进料加工系列产品占全市出口额的五分之一。
珲春在吉林省曾是偏远的代名词。而近年来,珲春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地观光甚至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更为重要的是,原本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开始转向。
吉林省唯一对俄的珲春铁路口岸,几乎每个月都有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樟子松板材运抵。这些板材最终会被运至珲春综合保税区金鹰实业的生态木屋工厂。
“我们在俄罗斯把樟子松加工成板材,运回国后制作成生态木屋,然后再把生态木屋卖到韩国。”企业副总经理袁丽说,相较企业成立之初的单纯的木材进出口贸易,现在的附加值可谓天上地下。据袁丽介绍,由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木屋设计师按照客户需求设计后,工厂技术人员用10天左右的时间,便可将一座融合中俄韩三国元素的生态木屋由图纸变为现实。
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珲春一直积极融入东北亚经济圈,致力于打造与周边地区利益共享的国际合作新高地。
曾多次到访珲春的俄罗斯劳动光荣报记者尤利娅·马尔采娃认为,珲春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让彼此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多,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未来新的合作之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