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0月13日电(记者孟含琪)一幅幅芦苇画,一件件玉米皮编织的工艺品,一盆盆旺盛生长的君子兰……在吉林,很多地方在壮大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同时,发展一些小清新的“美丽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百姓增收。
精心雕琢后,芦苇叶被制作成了白鹤、房子、稻田、松树的样子。在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展览室里,一幅幅芦苇画栩栩如生。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芦苇资源,通过成立公司运作后,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制作芦苇工艺画,并销往全国各地。芦苇工艺画还入选了吉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自然馈赠的芦苇不只有观赏价值,还能转化为美丽的生态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岩说。
在洮南市万宝镇共同村,村民们在种地之余常聚在一起编织坐垫、草筐、草篮,草编工艺品已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共同村过去是贫困村,2016年,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杜晓东来到村里做第一书记。学美术出身的他从长春请来了专业老师,利用废弃的玉米皮手把手教村民草编技巧。村民们的手艺越来越好,杜晓东利用电商平台将草编工艺品卖到全国各地。“没想到我也能搞艺术赚钱了。”村民张玉玲说。
白城市镇赉县英华村的繁育基地里,一盆盆君子兰长势喜人。曾是深度贫困村的英华村通过发展君子兰产业打了“翻身仗”。除了一些村民可以前往基地打工外,老人、残障人士在家就能种养君子兰,合作社技术人员统一教授种植技巧,再对成品统一收购。君子兰产业已经让镇赉县7个村700多户2100多名贫困人口受益。
辽源市东丰县不少农民加入了农民画创作队伍,有的农民画画收入比种地收入还要高;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当地环绕查干湖栽种了荷花、牡丹、芍药、梅花、郁金香等,吸引游人观赏的同时还能形成食品产业……行走在吉林,小清新的“美丽产业”逐渐增加,绘制出一幅幅脱贫增收的美好画卷。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