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珲春大地脱贫攻坚激战正酣。据统计,今年,珲春市2个贫困村出列,减贫353人。目前,全市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珲春市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天字号工程”,不断凝聚各方力量,以“造血”+“输血”的模式,以行业扶贫为抓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珲春市坚持“党委抓统筹、政府抓具体、组织抓督考”的组织架构,推行“市委常委分乡镇包保,副市长按职责分工抓落实”工作模式,全面压紧压实市乡村三级责任、三级联动,形成干部群众齐上阵、全社会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市级层面,市委常委、市级领导加大对包保乡镇、分管行业的蹲点督导,真听实访、真帮实扶、真督实导,每个月蹲点调研2天以上,引进、扶持产业扶贫项目32个,到位扶持资金2100余万元,走访慰问折款4.6万余元,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16件;乡村层面,乡镇党政“一把手”认真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担负起扶贫政策、任务措施、因村因户施策等一线责任,村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村书记发挥排头兵、桥头堡作用,把党的好政策好措施落实到贫困群众,惠及广大村民,引进产业扶贫项目58个,到位资金4235.64万元,物资捐助折款353.97万元,解决急事难事983件。
为强化行业扶贫,破解贫困对象脱贫摘帽重点难点问题,珲春市进一步明确了36个行业部门的扶贫职责要求,全力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和脱贫指标。
教育扶贫方面,落实教育脱贫与资助政策,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1343万元,建设教学楼及外围附属工程;投入116万元配齐相关附属设施及教学设备。设立珲春市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拨付61万元,对85名学生实施教育支出补助“全覆盖”,基本保障了学前至大学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费用”就学。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8400人次。
健康扶贫方面,继续落实“五提高、一增加、一降低、四减免”政策。出台政府兜底保障政策,对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贫困患者住院费用经政策范围内报销后,剩余部分实行100%兜底。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对标脱贫时限,实现市有合格医院、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贫困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和有合格的村医或执业(助理)医师,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在98%以上。开展巡回医疗155次、派出医疗队210人次、诊疗3444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组建医疗联合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生,开展公开招聘4次,招聘医生21人。目前,全市共有78名村医,辐射109个行政村。
保障性扶贫方面,低保工作稳步推进,落实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合理确定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为3960元/人/年,高于全省扶贫指导标准3600元/人/年。加大农村低保保障力度,将61名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低保待遇的有940人,特困人员享受供养待遇40人。对在保对象进行全面核查排查,对低保家庭中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一户多残人员、老残一体人员进行重点保障,增发补助金,平均增发比例不低于全市低保标准的50%。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且有持续重大支出的,按不低于全市低保标准6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临时救助逐步增强,按照城乡医疗、临时救助以及慈善等救助政策,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给予相应救助。目前,实施临时救助26户、49人,发放救助金4.3万元;实施医疗救助917人次,发放救助金41.96万元;开展资助参合1658人, 发放补助资金17.03万元。养老保险全面落实,大力实施“一张网”兜底保障政策,协调珲春农商行为813名贫困人口发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贷款7428.7万元,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38万元,为参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贫困户购买大病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人员扣除银行贷款本息后,年人均增收1692—6228元。其他人员全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参保率达100%。
安全饮水方面,投资3800万元,实施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2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投资371.99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程;投资324.48万元,实施农村饮水水源环境卫生治理工程;投资1697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市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基本达标以上要求。
安全住房方面,全年完成27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户住房安全比率100%。出台《珲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改造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在开展C级、D级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对433户贫困户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不断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
交通方面,累计投资5175万元,修建乡村道路及桥梁82.98公里;投资19000万元,推进国道珲阿线(G302)防川至圈河段工程;投资4650万元,推进敬信镇、英安镇、马川子乡、板石镇南秦孟村等重点镇村村道建设、环境整治工程。
用电保障方面,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有效解决农村长期“低电压”问题,全力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量。实现涉贫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满足群众生活用电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全市各行政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讯设施村村通;9个乡镇全部建设综合文化站,各行政村全部配备标准文化活动室;符合农村低保条件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
村部建设及村集体经济方面,全面加强行政村办公场所建设力度,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市1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80个村超10万元,7个村超50万元,2个村超100万元。
贫困村提升方面,珲春市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聚焦村庄规划编制、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统筹推进专项治理等重点任务,创建“美丽庭院”330户、“干净人家”1031户,在全市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实行农村保洁员制度,着力改变农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放、污水乱流等现象。
生态保护脱贫方面,按照“生态宜居”要求,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累计投入4.12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项目170余个。高标准开展以“绿化、美化、亮化”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现乡村面貌整体提升。同时,围绕培育文明新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主自发维护乡村环境,使农村焕发出文明新气象。目前,全市共建成10个州级美丽乡村,6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防川村跻身全国美丽休闲乡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