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已为疫情救治防控,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救急”与保障资金的流入,为社会、地方、企业等各层级的协同抗疫、恢复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4日公告的国内新发行债券中,有231支与疫情防控有关,实际发行规模总计1644亿元。其中,最早发出公告的,是2月4日国开行发行的135亿元战疫专题债,以及同天公告的四川科伦药业与珠海华发集团发行的合计18亿元的超短融。
从债券期限上来看,这231只疫情防控债券,平均期限为0.915年,并不会到一年。同样的,从类型来看,这一批债券中最多的就是短融与同业存单,同样为98只。事实上,这也符合疫情防控主题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也就是短期内维持资金链稳定与预算外的较大规模投入。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从规模来看,这231只债券平均规模7.12亿元。其中,国开行发行的135亿元金融债规模一枝独秀,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行的50亿元短融券。从规模分布来看,5亿元以下的实际发行规模,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与规模形成对应的,是发行主体的评级。可以看出,这一轮疫情防控相关债券的发布,发行主体大多信用等级较高,包含众多政策性银行、大型国企、央企、民企龙头等。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