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自己有足量资金(300万元以上资产或年收入50万元以上)登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查阅私募基金备案信息全方位了解产品的历史投资业绩,清楚产品的特征、所使用的策略以及过往业绩表现及最大回撤研读合同,了解费用、申赎限制、投资范围、预警线和止损线、是否加杠杆、业绩报酬计提办法等
私募基金因为信息不公开透明,个人投资者在购买之前往往不知从何着手,实际上,可以从识别正规私募、了解私募产品业绩和投资风格、审阅基金合同等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步:
了解自己、了解私募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求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对机构投资者的净资产要求则是不低于1000万元。这些都需要提交银行流水账单或者券商营业部出具的财产证明文件接受审查。
此外,投资单只基金的金额需不低于100万元。募集办法明确禁止私募基金拆分转让,所以如果有私募基金单只认购金额低于100万元,则有可能在销售环节违规。
确认了自己可以买私募基金之后,接触私募的第一步就是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为正规机构。一个比较权威的确认方法就是看其是否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登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选择“信息公示”一栏,可以选择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点击查看公司的注册资本、成立时间、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也可以选择查询私募基金,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如果向投资人募集资金推介产品,却查询不到备案信息,这种公司已然违规。
此外,还可以查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官方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格、投研团队、注册信息、股权结构做进一步的判断和了解,多角度判断私募的正规性,将骗子公司排除在外。
第二步:
查阅历史业绩及投资风格
在面对一只私募基金或者在成千上万的私募基金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那一只产品时,历史业绩和投资风格是投资者必须要做的功课,只有这样了解了投资风格和过往的业绩表现。
但根据相关规定,产品募集推荐信息及产品信息均只能面向特定对象展示,因此私募基金的官网大多只能看到私募基金的产品系列,但无法了解具体产品业绩。对此投资者可以先通过私募排排网、格上财富等第三方网站获取有关资料。以私募排排网为例,打开官网需要先注册,之后选择用户类型参加问卷测评,然后就可查看私募基金产品业绩走势、投资经理从业经理、基金产品投资策略等内容。
除了通过第三方的网站之外,如果了解到投资经理过往有公募基金背景,公募期间管理产品的数据往往比较公开,可以将其业绩排名和产品收益作为一定的参考。此外,还可以搜索相关人物采访,对投资经理做进一步的了解。
不同私募产品策略纷繁复杂,量化策略、宏观对冲、股票多头、FOF策略等各不相同,只有全方位的了解产品的历史投资业绩,清楚产品的特征,所使用的策略,在哪些市场环境中,在同类基金中表现好或不好,其目的在于从众多产品中筛选出较为出色的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当市场下跌,基金净值受损时,也可以根据其过往投资风格和大盘表现来判断投资经理的投资能力。
第三步:关注合同细节
做好前面几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认购私募基金之前,还有研读合同这一关键环节。记者建议,不求看懂合同上每一句话,但对费用、申赎限制、投资范围、预警线和止损线、是否加杠杆、业绩报酬计提办法等几个关键信息要把握清楚。
公募产品相比,私募产品投资范围非常广泛,投资策略也非常多样化,投资者需具备更强的评估能力,确保产品业绩和背后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相匹配。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设计较激进的产品还留下融资融券、投资权证的口子,这就意味着产品可以加杠杆,如果管理人比较激进,加了杠杆的产品涨跌幅难免大于市场波动,投资者需要权衡其中的风险。
此外,还要看产品的预警线和止损线是如何设定的,这关系到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措施。当产品发生亏损时,净值跌到预警线,私募管理人就需要采取减仓策略。当净值跌到止损线时,就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也意味着,预警线和止损线的设定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本金安全,把亏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而申赎限制则意味着资金的流动性,一般私募基金都有至少6月的封闭期,期间一般不允许赎回,或赎回需要收取较高费率,封闭期结束后才免赎回费。
购买私募基金的费用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认购费,一般为1%,价外收取,比如100万的认购额,投资者需要付101万元,其中的1万元为认购费。二是固定管理费和托管费,一般合计一年为1.5%~2%。第三则是浮动管理费,也就是管理人提取的业绩报酬。通常做法是提取盈利部分的20%,但算法也有不同,如“高水位”提成法、“清盘法”、“每年清零法”等。计提方式也有不同,如减扣净值法、缩份额法。这就要看私募基金合同中是如何约定的,投资人要根据了解其计提方式,并权衡利弊。另外,计提业绩报酬的频率也需要关注,通常来说时间间隔越长越好。
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