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债定义及分类
信用债是债券的一种,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约定了确定的本息偿付现金流的债券。具体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交易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我国信用债发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两次信用债券违约潮,第一次为2018-2019上半年金融去杠杆后企业融资渠道压缩带来的债券违约。2017年开始金融行业面临较强的金融监管,金融去杠杆带来部分企业过往通过非标等的融资渠道被压缩,企业流动性出现危机进而导致大规模违约。从企业主体看以民企和煤炭、石油等周期性行业为主;第二次为2019年下半年包商银行等系列问题银行处置带来的流动性分层,也对一些企业的融资产生影响,信用市场整体呈现小幅波动。2020年1-10月我国债券发行18.77万,其中政府债券发行面值为11.66万亿,同比增长55%;企业债券发行3225亿,同比增长15.94%;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4494亿元,同比减少35.15%,信用债在可控范围内。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银行表内持有的信用债情况。银行表内投资信用债占比不足3.5%,风险总体可控。其中农商银行和股份制银行,2019年表内信用债投资占比达到3.83%和3.72%,占虽然比较高但是总体可控,所以对银行持有的投资资产影响不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非保本理财是债券投资额的主要来源之一,信用债也一直是银行理财稳固资金和维持产品收益率的首选。截至2019年底非保本理财持有资产余额26.24万亿元。其中债券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在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达到59.72%;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占比为15.63%;权益类资产占比为7.5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银行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三、包商银行破产清算事件分析
2019年5月24日,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的业务。2019年10月,包商银行改革重组工作正式启动。为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接管组最初希望引入战略投资者,在政府部门不提供公共资金分担损失的前提下,仅通过收购股权溢价款,抵补包商银行的资不抵债缺口。但由于包商银行的损失缺口巨大,在公共资金承担损失缺口之前,没有战略投资者愿意参与包商银行重组。2020年1月,接管组按照市场化原则,委托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遴选出徽商银行作为包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外4家分行的并购方,并确定了新设银行即蒙商银行股东的认购份额和入股价格。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的通知》,认定“2015包商二级债”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65亿债券触发全额减记。
包商银行事件时间节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情况与处理
我国信用债的存量风险是向好的。存量风险更多是系统性风险,当前系统性风险大幅下降;17-18年金融去杠杆后,系统性风险大幅下降,原因是我国大多数贷款集中于国企、地产和基建。这个时期的信用风险不会上升为系统性风险,所以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制造业的存量风险已阶段性出清。14-17年制造业贷款风险已系统性出清。2013-2019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在6万亿左右,其中上市银行核销金额30165.09亿元,仅占2013年贷款余额的6.1%;股份银行核销金额13267.16亿元,占2013年贷款余额的11.4%,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年至2019年,16家上市银行通过核销手段处理的不良贷款额为30165.09亿元。从重点银行2014-2019年的对公不良率表现看,对公不良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2016年农业银行不良率达到3.52%,招商银行不良率达到2.92%。随着近几年伴随核销处置力度的加大,加上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影响下,2016年后重点公司对公不良率则呈现逐步走低的趋势。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新兴领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