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发展机遇「转型机遇」 债权转让协议怎么写「个人借条转让协议」 央行净投放1500亿意味着什么「央行净投放1000亿元是什么意思」 基金跟股票风险一样吗「基金与股票的区别哪个风险高」 国富强化收益债券a「富国天利增长债券怎么样」 东方财富证券业绩狂飙净利翻番「三季报业绩大增」 全球配置的基金「过节基金变化」 光大银行达成 南向通 上线后首批交易是什么「广发证券开通北交所」 肇庆市大湾建设「大湾区对肇庆有什么影响」 春节期间买理财「怎样让自己不担心过度」 证券新闻资讯「12月新闻」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跟趋势还是反」 中小微企业的54种融资方式有「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包括什么企业「企业融资来源」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日「陆家嘴工作餐」 中材节能每股价格「中材节能历史股价」 7月社融不及预期「2021年7月社融数据」 中材节能连续涨停「中材节能大利好」 地产股暴涨「地产股为何大涨」 重庆地方债券发行「重庆 银行 债券」 中国减持的美债谁接手「可交换债是否需要满足减持」 地方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地方债流动性」 FOF基金怎么选「fof基金怎么选」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减持债券」 中国石油债券「页岩油气」 债券投资与储蓄存款的区别「其他债权投资和债券投资有什么区别」 东海证券 招聘「东海证券债券发行部实习生招聘」 永泰能源欠多少债「永泰能源焦煤」 债券型基金的涨跌与哪些因素有关联「债券基金涨跌的因素」 财务流水账报表「如何迅速看懂财务报表」 融资租赁的售后回租「融资性售后租赁」 20蓝光CP001「蓝光 破产」 广发基金排名第一「分红最稳的几只基金」 股票分红与银行理财「银行股分红高为什么没人买」 债券基金都是坑「债券基金稳吗」 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资管新规后的保本理财产品」 企业内外账管理 销售 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财务费用怎么做账」 睿远重仓股「睿远基金最新持股」 白酒医疗新能源大跌「进口芯片军工半导体供应商」 战略配售蚂蚁的基金「蚂蚁战配基金」 沈阳国资增持成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恒大持有盛京银行多少股份」 2022年基建投资「城市建设投资」 国开债收益率大涨意味着什么「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是利好吗」 建业胡葆森看重住宅产业化,16.5亿接盘中民投资产「建业胡葆森原名」 资管产品会计处理规定对信托产品运营管理的新要求「信托产品需要申报吗」 信用债市场风险「债券的风险有哪些」 人民财评 继续巩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果实施「巩固创建成果」 房地产投拓 如何理解利息资本化 费用化 「房地产资本化利息结转」 阳光城 回购债券「零息债券」 可转债交易规则改变「拟发行可转债」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碳中和发展机遇「转型机遇」

2022-12-18 14:58:49来源: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整编|谭丽平,内容来源|《一本书读懂碳中和》安永碳中和课题组,机械工业出版社

碳中和概念正迎来高增长期。

今年年初,国家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点任务,利好因素很快在资本市场传导开来,在二级市场上,“碳中和”概念股早已成为耀眼的明星,某股票因“碳中和”概念,甚至被连拉21个涨停板,光伏、氢能、新能源等均从中受益,而一级市场,据亿欧智库统计,仅半年的投资规模就达到历史新高(405.29亿元人民币),“标的”供不应求。

2021年,也被称为“碳中和元年”。

按照我国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中国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事实上,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这也意味着,“碳中和”不仅是国家目标,还涉及着千千万万的企业、资本市场投资者,也涉及每一个个体。未来40年,无论是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还是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及生态建设,都将受此影响。

“碳中和”是什么?为什么要40年才能实现?碳中和中暗藏了哪些投资机遇?机遇以外,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了明白这些问题,我们拆解了安永碳中和课题组创作的《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一书,这本书全景展现了碳中和背景下,6个重点行业的行动路径、投资机遇,以及企业减排、产业政策布局、金融机构、个人等方面的行动指南。

读完全文,你会了解:

1、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2、实现碳中和的4个关键要素、6个重点行业,以及3大要素支撑。

3、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可以做些什么?

4、工业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会被大幅抛售?关于碳中和的几大误区

碳中和是什么?

想象一下,2060年,“零碳”的一天,是怎样的?

8:00吃完早餐,驾驶电动汽车,根据智能驾驶规划的路线出发前往公司;9:00来到零碳园区,在绿色建筑中开始一天的工作;12:00使用自己近期参与碳减排活动所集赞的点数,兑换午餐打折券;16:00光伏发电机器人送来快递,同时回收快递使用的可循环包装盒;18:00回到用绿色水泥、再生钢材建造的家,使用电气化炉灶制作晚餐;20:00来到白天储存光能,晚上使用LED灯照明的公园散步;21:00打包出差行李,准备第二天乘坐氢气供能的飞机……

这一天将伴随着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到来。那碳中和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碳中和这一概念之前,需要了解提出的背景——全球气候快速变暖。

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以前上升了大约1.2℃。看似幅度很小,但对全球的影响是巨大的:全球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这会导致像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全球气温每升高2℃,全球99%的珊瑚礁将会消失,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极度紧张,动物减少8%,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气温每升高5℃,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城市淹没。

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主要目标,就是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以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这样能避免大量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和风险,显然,距离这一红线已经很近了。

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已经是碳排放量大户,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96亿吨,占全球总量的1/4以上,居全球首位,排放量是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多。

按行业看来,2018年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国总排放的51%,碳排放量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主要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当前发电和供热行业仍以燃烧煤炭为主。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为28%,是第二大碳排放行业。钢铁、水泥、化工等工业的生产过程由于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因此产生了相对较多的碳排放。此外,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比分别是10%和6%。可以看出,目前许多行业的能源结构与节能环保的要求相比仍显得格格不入,行业低碳、零碳改造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30·60”双碳目标。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碳中和,已刻不容缓。

4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一书也指出,因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能源转型技术、社会观念的转变等方面的问题,碳中和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书中提出,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技术可行:大力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路径。而在未来几十年,可以预见,以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成本可控: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固然会推动我国技术转型的全面升级,形成国际竞争力,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企业“买单”,低碳技术的应用也会增加产业链各环节中间产品、终端消费品的成本。因此,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考虑低碳与市场发展的平衡,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做到成本可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政策引导: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国脱碳之路对行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调整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通过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建立碳税征收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实施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

第四,多边共赢: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6大行业转型机遇

碳减排已然成了硬指标,2021年,更是被称为是碳中和元年。那在未来40年的转型过程中,各行业的转变路径和机遇是什么?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指出,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加速了对能源系统的低碳绿色转型。能源系统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这当中会涉及电力、非电力、工业、交通、建筑、服务行业6大行业的发展。此外,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负排放”技术的发展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在行业着手减排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这3大支撑要素。

碳中和全景图

在供给侧,分为电力碳中和与非电力碳中和。实现电力碳中和是我国碳减排的核心,但是很多领域的能源需求无法仅依靠电能替代实现电气化改造,例如长途交通、钢铁、化工等行业由于其生产特性,需要氢等作为燃料,因此非电发展也是供给侧碳中和很重要的一环。

1、电力碳中和:

2019年,我国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63.9%,而煤电污染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因此如果将这一巨大的数字降到几乎为0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就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发展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挥水电的基础保障作用,减少对火电的依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煤电,安全发展核电,通过发展抽水蓄能、水电等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以满足用电需求。

此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电力系统。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将形成以风光系能源发电为主,风光水火储能互补的态势。

另外,需要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其中氢能将逐步成为主流的长期储能技术。

2、非电力碳中和:

如果说电力碳中和是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前进的必经之路,那么非电碳中和就是这条路上最后的百米冲刺。目前我国能源需求中非电占比超过50%,交通、化工等领域对燃烧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很难用电替代,因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推动氢能的发展、加快生物质能的利用。

在需求侧,依托技术改造的节能减排是核心,尤其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例如工业、交通、建筑、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脱碳路径对我国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行业脱碳:重点在钢铁、水泥、化工行业的问题上。

2、交通行业脱碳:将在公路、铁路、海路、航运等多种运输渠道开展低碳转型。

3、建筑行业脱碳:主要在建筑材料生产与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三个阶段,即整个建筑过程的生命周期中进行管理。

4、服务行业脱碳:具体包括快递物流业、居民服务业、零售业、纤细通信技术业和其他服务业。

另外,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对3大支撑要素的构建。这些要素就包括:

1、碳的“负排放”技术,主要包括碳汇、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

2、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指允许将碳排放权当作商品放到市场上买卖;

3、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绿色基金、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等。

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还研究出了一个“碳中和公式”,通过数学表达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实现碳中和“0排放”的目标,通过能源供给侧与能源需求侧减少碳排放,同时发展负碳吸收技术吸收剩余的碳。并根据公式描绘了各大行业脱碳之路。

各行业脱碳路径图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碳中和意味着一场新时代浪潮的来临,将从方方面面影响社会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拥抱。

1、给个人的建议

可以在低碳环保、科研或就业选择等方面为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方面,个人可通过绿色出行、环保办公、降低能耗、减少肉类摄入、植树造林等手段助力碳中和的实现;另一方面,在科研与就业方面,比如专业选择上,可以考虑与碳中和发展相关的技术和专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比如科研,从专业性角度出发,为碳中和建言献策,比如就业选择上,新一轮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将催生一大批早切换环保的新就业机会,船业化石能源行业发展空间可能首先,尽早切换赛道或选择在低碳技术领域自主创业。

2、给企业的建议

企业既是碳排放主体,又是实现碳中和愿景、发展碳中和技术的主体,是主力我国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行动: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明确碳排放范围;在明确碳排放范围的基础上,企业需明确排放总量,即开展碳核算;结合企业特征,制定科学的碳排放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图;“核心减排”是重点,发展培育低碳技术;建立全供应链的碳中和管理体系;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注重碳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等。

3、给金融机构的建议

金融机构的参与,能够为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提供保证,同时,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将极大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企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成本最小化。可以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碳中和。

4、给政府部门的建议

政府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指挥棒”,具有规划、政策制定、监督等功能。应当在行动路径规划、环境保护立法、技术和长野规划方面、碳排放交易放权方面、绿色金融市场方面做好制度建设;技术合作、国际贸易方面促进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有关碳中和的误区

1、碳中和下的工业行业前景不太乐观,上市企业的股票可能会被大幅抛售。

恰恰相反,碳中和与工业行业的发展并不冲突,而是给行业结构和产能的进一步调整指明了方向。产生误区的原因是认为碳中和与工业行业的发展相悖,以及认为抛售某行业股票与对该行业的悲观预期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实际上,即使是抛售工业行业企业的股票,也并不会对行业的结构或生产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因为买卖股票是金融市场行为,而工业行业的生产经营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支撑着各产业链的运行,并与我们的生活消费环境密切相关。以金融市场行为去影响实体经济是本末倒置的,而且还会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造成反常波动。对于致力于创新技术和转型的上市工业企业,我们反而应该看好它们的业绩发展以及在实现碳中和方面的潜力,毕竟优质健康的企业才是资本市场上的常青树。

2、碳中和只是一个环保议题,国家出手治理环境便足够,跟我没有关系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性变革,将在未来40年内为我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学校教育、就业环境,到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再到国际关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碳中和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个人身处其中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与其被动地接受变化,不如主动地拥抱和参与碳中和。对于个体而言,越早意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就能越早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投资、发展等的机遇,抢占先机。

3、有了碳的“负排放”技术就能实现碳中和,行业无须节能减排

也许你会觉得碳汇、DAC技术、CCUS技术可以一举多得,只要大力发展这些技术,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就无须节能减排。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就大错特错了。这些技术的确能够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其实它们抵消碳排放的能力有限,实现碳中和还是要依靠各行业自身的努力,通过企业节能减排战略化,生产运营过程低碳化,企业科学用能效率化,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4、从事碳中和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都具有发展前景

成本控制是推进碳中和的关键。即使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技术的风电、光伏发电等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面对成本问题。除成本控制之外,从事碳中和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还需要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对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在我国迈向碳中和的过程中不断接收市场反馈并及时做出改变。通往碳中和的道路充满挑战,并非所有从事碳中和相关技术研发的企业都能存活下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