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对“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传言讨论得比较热烈。
那么这个券商牌照的业务意味着啥呢?先看一下数据: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经营数据:
133家证券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787.63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377.4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05.21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7.84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75.16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221.60亿元、利息净收入463.66亿元。
券商行业的承销保荐业务的市场规模为377亿元,而同期银行业营业收入的规模在6万亿附近。业务规模对比太悬殊,前者仅占了后者不到1%的体量。所以,期待向银行放开券商牌照立马能改变什么银行的基本面。以后的格局呢?承销保荐业务的市场规模会增加,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费率也得下来,所以,即便业务数量大爆发,市场规模增加的幅度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大。对银行基本面的改善也相对有限。
商业银行有极大的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开展投行业务,比如债券承销业务,具有天然优势,能有效直接降低融资成本。因此这个牌照给银行是对银行微型利好,对实体经济长期利好,对券商就是业务规模,业务费率有可能双杀了。
这个从6月29日的股价就能看出来了。券商直接下跌,银行高开低走。
既然如此,发这个牌照的意义呢?
银行转型。低利率,高违约的宏观背景下,银行的净息差可以说压无所压。我们看到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的发行和现在这个券商牌照的发行其实是异曲同工的,都是帮助银行业务转型的抓手。也就是说传统的息差业务(左手存右手贷,银行吃息差)挣钱太难了,要转型中间业务(收手续费)。这个对小银行更重要,因为本来以前的息差业务规模已经在过去几年被压缩了一波了。。
因此说,与其是给银行释放红利,不如说是给银行一个解药... 化解一下以前做业务的风险....
无论是高大上的理论模型还是通俗易懂的直观事件解读,对金融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