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债企业正在面临着愈发加大的债券回售行权压力。惠誉近期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境内可回售债券总额大约为4万亿元,平均剩余期限3.9年,存续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可回售债券一般具有相对较长的期限,投资人在债券到期前也可以将债券回售予发行人。因此,投资人有望在回售行权前获得发行人提供的更高的票面利率,投资更具灵活性;而发行人可以在发行之初以低票面利率融资。
中国公司的可回售债券发行正在快速膨胀。惠誉的研究数据指出,中国可回售债券存续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且含可回售条款债券的债券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券的20%,远超国际平均水平的4%。
但可回售债券背后的风险则值得警惕。债券投资人往往倾向于回售,这将显著加大发行人的融资压力。有数据统计指出,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可回售债券高达3.9万亿元,占信用债总规模的18%,其中超过2万亿元的可回售债券将在未来两年内回售权到期。
目前存续的可回售债券本身也存在一定潜在信用风险。东北证券研究指出,2017年回售的信用债中,低等级债相对较多,可能引发债务违约,发行人较易提前暴露风险。其中,AA级债券数量为307只,合计金额超过2500亿元;AA-及以下的债券数量为75只,合计金额达到338.2亿元。
近年来去杠杆的宏观形势也正在加大发债者的兑付压力。2016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市场流动性的降低,中国债市利率平均水平正逐步上升。惠誉数据显示,目前82%的可回售债券的回售权已在“价内”,也即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后,债券的收益率可以接近当前的估值,甚至依然低于估值。这意味着,投资者将更倾向于行使回售权,将资金投入发行利率更高的新债中。
房地产行业是中国发行最多可回售债券的行业,而这一行业亦对利率上升高度敏感。在业内看来,若利率上升,在建工程融资成本将上升,企业将不得不以更高利率续借债务。同时,未来2年内,房地产行业将有5200亿元人民币债券面临可回售行权,占总规模的四分之一以上。
未来,可回售债券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并有逐步扩大的可能。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将成为信用债回售的高峰期,而这三年回售债券的数量均超过700只,发行总额均超过60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