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期的暴涨暴跌,令人咋舌。
在衰退阴霾、美联储加息速度见顶等预期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6月的3.5%附近暴跌至目前的2.7%以下。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倒挂幅度也进一步加深,从三周前的20个基点(BP)扩至25BP。
随着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中美利差重新变为正值,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在2.75%附近,再度反超美国。而在今年4月11日,中美利差出现2010年来首次倒挂,一度引发资金外流担忧。
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预计,中美利差有望维持在高于当前的位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进一步触及2.5%,而中国国债收益率则很难再跌破2.7%,未来或向3%靠拢。
美债收益率暴跌
上周,美联储如预期般鹰派加息75BP,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人意料地就增长前景走软发表了评论。
他指出,75BP的加息幅度“异常之大”,随着政策收紧,放缓加息步伐可能是合适的。随着利率回到中性区间,未来的前瞻指引不会像以前那样具体。他还重申,FOMC(联邦储备委员会)实现供需平衡目标的方式并非通过引发经济衰退,而是将经济增速降至潜在增速之下。
交易员似乎即刻接到了暗示,导致9月加息75BP的隐含波动率下降,2023年降息概率飙升,美债收益率全线下滑,10年期收益率当即下跌7BP,考验4月低点。美股大幅反弹。
7月初,第一财经就曾报道,随着衰退预期攀升,美债收益率或开始下降(价格上升),早前激进加息时的“股债双杀”局面即将改变,避险资金将重新进入债市。新加坡某大型资管机构投资经理此前对记者称:“早前美联储立场强硬、通胀顽固,这导致股价下跌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的罕见组合持续较长时间。不过,我们预计,随着经济衰退的临近和利润前景的恶化,债券价格将先于股市上涨。”
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也对记者称,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主要受盈亏平衡通胀率回落拉动。“我们认为期限较长的美债名义收益率存在进一步下降风险,有望从目前的2.7%降至2.5%,而不是再升至3%。”
不过他表示,这一过程不会像过去一个月那样快。“市场现在在想象加息周期即将结束,这一事实将推动风险资产在短期内好转。我们不希望过于激进地转向‘追逐风险’的阵营,因为我们认为加息的主题仍未结束。鲍威尔表示,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在中性范围内。有观点认为,美国6月CPI为9.1%,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为4.7%,面对如此高的通胀,很难说加息到头了。”
第一财经近期也报道,尽管美国GDP连续第二个季度负增长,但这种技术性衰退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衰退,大多数变量在今年上半年继续扩张,例如失业率仍维持在历史低位,初请失业金人数高于预期,而续请失业金人数降幅略高于预期。
“从历史来看,在加息12~18个月之后才会对真实经济活动产生最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美联储还在打去年的反击战,可能在完全错误的时机加息。”City Index资深分析师拉扎扎达对记者称。
两周前,2年期美债收益率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扩大至25BP,为2000年四季度以来倒挂情况最严重的一次。收益率曲线倒挂向来是一个预测经济衰退的有效先行指标。高盛研究也显示,过去60多年来的几个周期里,收益率曲线倒挂平均先行于衰退12个月,这种关联屡试不爽。
中国国债收益率趋于上行
近期在外界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2.9%附近大跌至目前的2.75%。不过,由于美债收益率暴跌,中美利差再次出现正值。
如何展望下半年的利率市场走势?瑞银证券中国利率策略分析师夏愔愔近期对记者表示,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迎来波动上升,预计年底会升至3%左右,但不会出现大幅提升。
策略方面,瑞银建议投资者缩短久期敞口,基于对下半年持有期回报的估计,并考虑到国债收益率的上行风险,预计在未来3个月,1至5年期债券相较于其他期限品种会有更好的表现。
南银理财方面则对记者表示,下半年经济步入复苏周期,且货币政策以“稳”为主,2.7%可能构成下半年债市坚实的底部。2.85%将是经济出现实质性好转前的阶段性高位。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85%的信号值得关注,需要观察的因素包括——社融结构持续改善、经济增长指标明显回升和地产销售企稳等。
该机构也表示,目前流动性拐点尚未到来,流动性宽松或将持续较长时间,杠杆策略的确定性仍较高。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时间或拉长;融资需求恢复缓慢,居民加杠杆意愿偏低;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有限。具体而言,3~5年期高等级的中票、企业债和二级资本债,以及4~5 年期息差空间较高的国债与国开债或成配置重点。
就资金面而言,夏愔愔认为,央行自7月以来维持了较小规模的每日逆回购操作,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平稳,虽然月中有传统的季节性税款上缴高峰,但对资金面没有太大扰动。相较于央行2.1%的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DR007(7天期质押式回购)处于较低水平(1.5%~1.6%),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的交易量也创出新高(滚隔夜、加杠杆),反映出市场的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
“目前流动性宽裕受益于6月地方债发行筹集的大量资金可能正被逐步使用。进入8月或将出现一些变化,央行的操作可能更为关键。”夏愔愔进一步称,一方面因为7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仅1000亿元,而8月会上升到6000亿元;另一方面,7月利率债的净值供给并不多,但预计8月供给可能回升。假设央行继续保持少量逆回购,MLF操作量也较小,且并未采取一定方式来对冲大量到期,预计DR007利率可能出现小幅回升,于三季度后期或温和上升至1.8%至2.0%区间。
尽管近期各界对于降准的预期再起,但多数机构仍认为可能性较低。渣打大中华区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记者表示,4月降准和积极的财政支出推动6月M2(广义货币)增速加快至11.4%,预计全面执行2022年预算将在下半年增加1.95万亿元流动性,这足以使M2增速保持在11%左右,降准可能没有必要。
他称:“未来央行将越来越多地将降准视为一种政策信号工具(而不是常规的流动性注入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可能会有节制地使用。4月,中国银行业加权有效存款准备金率从2011年下半年的21%的峰值降至8.1%。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不会再降准,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在2023年底前保持在11.25%。”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