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债务置换的五个关键问题——民生宏观微观察报告
民生宏观 管清友、张媛、朱振鑫、牟云磊、李奇霖、张瑜
据经济观察网消息,财政部已经批复了3万亿的存量债务置换,其中1万亿的额度已经批复到各省财政厅,西南某省获得300亿的额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又传中国式旋转门计划,央行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10万亿QE即将出台。我们就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
一、债务置换,其实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财政部批复3万亿存量债务置换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吃惊。在43号文的原文中,就强调过:“积极降低存量债务利息负担。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以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因此,本次债务置换只是43号文精神的传承,并没有出现什么超预期的增量信息。
债务置换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因:一是土地财政和财政收入双放缓,43号文剥离城投融资功能且新融资券种和新融资模式(PPP)尚不成熟,防范地方债务资金链断裂的系统性风险;二是拉长债务久期,降低地方债务融资成本,防范流动性风险:美国市政债久期在10-15年之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久期多为3年左右,存量债务置换可缓释地方再融资压力。
二、3万亿债务置换,够吗?
根据2013年6月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5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到期规模约2.8万亿,3万亿债务置换勉强够。
但是,这未考虑:
1)未被审计署纳入的平台债。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2013年6月底,基础产业的信托融资余额约2.4 万亿,但审计署口径仅为1.4万亿;2013年6月底,万得口径的城投债余额约6.9万亿,但审计署口径仅为2.3万亿。
2)未考虑2013年下半年至今新增的短期限地方债务。
3)未考虑2015年以后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
可见,3万亿用于置换债务到期就已经很困难,更别谈稳增长(增量)。
那么,3万亿未覆盖的存量债务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推广PPP模式。
2)延长处理期限,比如3年,将符合条件的债务继续按原方式融资。
3) 对部分项目自身运营收入不足以还本付息的债务,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解决。
三、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10万亿QE可能性不大
我们已对此进行了专门解读,认为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QE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现不可控的情形。未来处理存量债务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资产证券化、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置不良资产、股权置换债权等方式,处理方式应该是温和和渐进的。理由有四:
①做法与中国领导人执政思路不一致:未来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逐步打破刚性兑付,不仅不会有中国版QE,未来甚至会开启有限违约模式。
② 法理不合:中国人民银行法29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③与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不符:资金面偏紧,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暗示,央行无论在“量”的工具还是“价”的工具使用上都比较谨慎。在强美元背景下,可能有人民币贬值压力的考量,货币政策应该不会突然跳向QE。
④道德风险问题:全面QE救助地方政府债务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43号文明确强调:“要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大规模QE有违新一届政府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四、债务如何置换?
债务置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由银行购买,是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正常契约行为。比如商业银行A直接动用超储购买用于置换商业银行B对城投贷款的债券。对整体商业银行来说,表现为超储不变,仅资产结构改变,由高息短期贷款变为低息长期的债券。
第二种是引入央行,央行通过PSL或再贷款给商业银行A(或政策性银行)去购买用于置换商业银行B对城投贷款的债券,有点类似QE,并且可以绕过《中国人民银行法》29条的限制。对整体商业银行来说,表现为超储增多(央行资产规模扩大的部分),资产结构也发生改变,由高息短期贷款变为低息长期债券。
正如前文所述,具体方式应该是第一种为主,第二种为辅。当前经济不确定性较大,银行信用派生意愿弱,锁定中长期安全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溢价,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五、影响以及央行应对措施?
一方面,通过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长期看,降低再融资和流动性风险,缓释债务滚动压力;另一方面,未来具有政府担保的高息城投债供给减少,理财产品缺乏高收益资产对接。二者均有利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广义无风险利率,包括银行理财)。
短期再融资冲击,央行会通过货币宽松应对,原因:
1)3万亿对应短期债券市场再融资压力加大,会加剧近期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不利于实现低成本债务融资置换。
2)3万亿冲击资金面,必然会影响银行对其他市场化融资主体信用投放的能力,非市场化融资主体会给市场化融资主体带来强挤出效应,这显然不利于经济内生性复苏。
二者均对应央行应加大宽松力度,压低短端利率,通过提高配债需求消化供给,降准概率在上升。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并署上作者姓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