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利差大家都不陌生了,是个非常好用的抄底逃顶择时工具,每周六的推文都会更新数据。
但也有人会质疑,实际操作起来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如果确实能帮助我们赚取收益,能赚多少?基金投资中怎么把它运用起来?
今天我就通过历史数据回测,一步一步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首先要有一把尺一般来说,当股债利差高于5.5的时候,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就很高了,就应该大幅度加仓偏股基金了。如果进一步升到6,就可以考虑满仓干,至少是接近满仓吧。
那么相反,当股债利差降至3的时候,债券的投资性价比就更加突出,这时应该把股票基金换一部分到债券基金上。如果进一步降到2.5,就该考虑清仓股票基金、全仓债券基金了。
数据来源:Wind
之所以有这样明确的定量判断,单纯的是因为在看过往数据的时候,市场都呈现出了这样的规律。所以,不排除现有的判断在未来出现变动的可能。
构建投资策略对股债利差这个指标有了判断的基础之后,就要设计一个投资策略,来让它成为一个辅助我们赚取收益的工具。
我建立了以下操作策略:
当股债利差升到5.5,配50%股基和50%债基
当股债利差升到6,全仓买股基
下降到3,再变回50%股基和50%债基
下降到2.5,全仓买债基
怕大家看不懂,我就做了个比较直观的图:
来源:好买研习社制图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当股债利差从6下滑到3的这个过程中,全仓偏股基金的状态是不变的,只有真正到3的那一天再去调仓。那么同理,当股债利差从2.5升至5.5的这个阶段中,全仓债券基金也是不变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
简单的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撞南墙不回头。复杂点说,这样的操作能保证尽量多的赚到收益,也能尽量多的避免回撤。在行情反复震荡的时候,不容易被骗到。
举个例子,股债利差从2.5升到3.5之后,股票的性价比确实是提高了,但还远不到该调仓的地步,此时买股基,很可能就被套在了顶点过后的次高点上了,比如2018年的2月底、3月初。所以,就踏踏实实的等到5.5再动吧。
如果一上来就从4%这种不高不低的位置开始投资怎么办?其实可以考虑使用股债平衡策略作为起点,之后再伺机而动。
历史数据回测根据前面提到的操作策略,我选择了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和万得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来构建本次的策略回测,分别代表股基和债基。
从2015年至今的具体调仓时间、持有时间段、仓位,还有最重要的各阶段期末账户金额都列在这里了:
经过了7年多的时间和12次调仓,最开始的100元变成了最终的500多元。如果把这个根据股债利差建立的策略,和买入偏股基金后就直接躺平来做个对比,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年化收益率几乎翻倍。
我发现个现象,就是小伙伴们特别热衷于“今天最新的股债利差是多少”这个问题,仿佛过了今天绿码就变黄码了一样。
我上面做的回测,用的其实是周度的数据,也就是每周只设一次股债利差的观测时点,但最终结果也不错嘛,所以说大家不用太过于“微观操作”。
假设本周六的推文更新股债利差到了5.8,然后下周二市场大跌,你就可以比较有把握的认为,它已经比5.8更高了。
结果背后的细节细心的小伙伴们,能发现这个策略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市场大跌之后的底部要敢于加仓。因为这7年间,账户金额3次出现实质性飞跃的起点,都是市场极度悲观导致的大跌。
俗话说得好: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人与人、账户与账户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中大幅拉开了。
能拿得住、拿得久,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就是买的便宜。
在市场的完美风暴中敢于下手,之后就可以闲庭信步的享受收益。买的便宜,也就不怕市场震荡给颠下去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今年4月份,当时有人质疑这个工具的效果,认为投资不可能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工具人人都能学会,那每个人都是富翁了,不可能的。但事实再次证明,4月底敢于加仓的基本都扭亏为盈了。
我其实不怕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学会。原因就两个字:人性。
大部分人即使知道股票的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也是不敢下手的。人们不是极度的放大悲观,就是极度的放大乐观,就像钟摆,极少时间是停留在正中间的。
上图的调仓数据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细节。
那就是半仓股基、半仓债基的持续时长是非常短暂的,也就寥寥十几个交易日。大部分时间不是全仓股基,就是全仓债基。
这是因为市场在绝对顶点和底部的时候,波动幅度是非常大的,停留的时间也短。股债利差从5.5到6以及3到2.5的这两段路,往往是一两周就走完了。这段时间的市场非常考验投资者在极端环境下、短时间的快速应对,就有点像高考,是一台非常残酷的筛选机器。
回答一些疑问1、股债利差为什么有效?
简单地说,它反映了股票和债券两种重要资产类别的性价比,市场短期可能更多被情绪影响,但长期一定是看性价比的。
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一次两次你可能会被导购小姐姐的热情吸引,买了不那么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你长期的购物行为规律肯定是货比三家、围绕着性价比的。
复杂地说,我们要回归公式本身。市盈率的倒数就是股票收益率,国债收益率代表的是无风险收益率。二者相减,得到的就是风险溢价,也就是市场给你承担风险的补偿。当这份补偿越来越丰厚,从4%到5.5%再到6%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买方力量被吸引,股价这时就反弹上涨了。
2、公司业绩下滑导致市盈率抬升,就失效了呀?
这种情况应该是业绩暴雷导致的短期市盈率抬升,也就是股价还没来得及跌呢。大多数的时候,市场对于业绩下滑都是有预期的,股价上的反应会先于财报发布,真等到糟糕的财报发出来的时候,股价就没什么反应了。这个时候的市盈率估值是在低位的,而“市场底”与“业绩修复预期”的距离是比较近的,股债利差仍是有效的。
业绩暴雷的公司数量占比不高,对指数整体反应出的股债利差影响有限。当市场的预期普遍较低的时候,比如当下,业绩不好就不叫暴雷了。
3、以后会不会失效?
这个谁也说不准,不过我的想法是,如果未来市盈率中枢和国债收益率中枢的变动幅度不匹配,那么我们现在使用的2.5、5.5、6这些“锚”就会失效了。
因为这里有两个变量:国债收益率和公司业绩。
公司业绩是股市上涨的长期驱动力,假如若干年后业绩提升了50%,股价也随之涨了50%,那么此时的市盈率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如果再加上我国高速发展带来的估值抬升,股价可能会涨70%。那么未来沪深300的低估区域可能是市盈率20倍,而不是现在的12倍。
国债收益率长期看,是会不断下行的。市盈率20的倒数是5%,此时股债利差要想达到6,那就意味着10年期国债的名义收益率要达到-1%,这个事儿......不好说。
所以现在我只能说,在它失效之前,就还是有效的。
写在最后大家不要把股债利差这个工具太神化了,我们要学会的是它背后的逻辑,以学生的心态尝试理解事物的规律。而不是眼里就盯着到6了吗?会使用工具,也要能下得去手。
弱势思考,强势表达。
投资不是那么简单,但也没有那么复杂,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以及当有人告诉你他发现了一个超神工具的时候,你能多留个神。
博观约取,明辨笃行。
本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和“转发”吧。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