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4日电 题:东巴纸:一张“有故事的纸”
新华社记者孟佳、曾维
在云南省丽江市“秀红东巴造纸坊”里,纳西族东巴纸传承人和秀红与妻子王正琼一起,将煮好的树皮浆放入用来捣料的工具里。随后,一人在工具后端脚踩重达数十公斤的踏板,一人在前端调整木臼里树皮浆的量,二人互相配合进行反复舂捣。如此繁重的体力活,他们常常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
“想要造出一张真正的东巴纸,舂料只是其中一步。”和秀红笑着说,从采集原料开始算起,有十来个步骤。
正是这一道道原始又严苛的工序,才使得制作出来的东巴纸具有抗蛀、防水、保存时间长的特性,有着“纸寿千年”的说法。
东巴纸是一种以荛花树皮做原料的手工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久负盛名。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技艺。
和秀红的父亲和自强是有名的大东巴,和秀红从小深受东巴文化熏陶,跟着父亲制作东巴纸是他童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父亲去世后,和秀红辍学跟随哥哥们外出打工。游走十余年,他换过无数工作,但东巴纸一直是他内心中的牵绊。
正是有了东巴纸作为载体,东巴经书、东巴画才得以流传。“这张纸上记录着我们纳西族的故事,我有一种要把东巴纸传承下去的使命感。”和秀红说。
2004年,25岁的和秀红回到家乡,重拾父辈技艺,开始制作东巴纸。他创办的“秀红东巴造纸坊”专门从事东巴纸的制作与销售。古法造纸,失败是常事,但和秀红从没想过放弃,“调整好心态,认真踏实地去做,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本着这种决心,他做出的纸张越来越好,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赞赏。
如今,“秀红东巴造纸坊”的古法纸张已成为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以及众多老东巴们的指定经书用纸。
和秀红的造纸坊渐渐有了名气之后,迎来了不少前来体验的游客。“看和老师做起来很容易,没想到需要这么多技巧。”正在体验“捞纸”环节的游客苏先生说,“端起木槽时力度掌握不好就会导致纸浆分布不均匀,做出来的纸薄厚不一。”他很喜欢手工造纸的过程,能够亲手制作一张东巴纸,让他很有成就感。
和秀红没有止步于延续古老技艺,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他还不断创新尝试,让东巴纸得到更多元的发展。
在一次展会上,和秀红得到启发,萌生出将刺绣与东巴纸结合的想法。妻子王正琼擅长刺绣,她便以纸为布,将美丽鲜活的图案绣在东巴纸上。这项东巴纸刺绣技艺实现了突破,体现了东巴纸强韧耐用的特点,也将传统纸艺与刺绣艺术融合在一起。
近期,和秀红正在尝试将版画、蜡染与东巴纸结合,想通过“非遗+非遗”的方式,进一步推广东巴纸。在努力创造东巴纸文创产品的同时,他还试图推动这项技艺走进校园。他说:“希望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能代代相传,续写文化。”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