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刘阳 许缘 邓仙来)今年是“乒乓外交”50周年。1971年,“乒乓外交”用体育运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柔性对话,打破了中美两国相互隔绝的坚冰。第二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成功访华后,中国赠送的第一对熊猫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特殊使者。
“乒乓外交”何以能“小球推动大球”,成为外交史上的佳话?其秘诀在于通过小小乒乓球,中美搭建起跨越太平洋的沟通之桥。从此后,中美人文交流之树开枝散叶,茁壮成长。
人文交流的“软身段”,起到了难以替代的“润滑剂”作用,两国人民的交往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强大基础。几十年来,人文交流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已成为中美关系三大支柱之一。去年中美新增友好城市4对,两国友好省州、友城已分别达50对和231对。2017年,两国人员往来超过530万人次,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超过40万人,美在华留学生也增加到2万人。
人文交流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美方数据显示,中国在美留学人员占在美全部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给美国贡献的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去年发布报告显示,美国科研机构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有中国教育背景,美国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来自中国的人才关系密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美两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守望相助。美国不少企业、民间团体和友好人士向中方提供宝贵抗疫支持,中国很多企业、机构和民众也向美方伸出援手,包括为美方在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各种便利。美国卡斯卡德小学学生们唱起改编的中文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为战“疫”中的中国人民送上鼓励和祝福,纯净的童声让人感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与沟通,是实现相互理解、避免冲突的最好途径。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加强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能够让两国关系更有温度、更有韧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令人遗憾的是,上届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股抹黑、阻挠中美人文交流的强劲逆流。滋扰中国在美留学生、限制中国驻美媒体、关闭孔子学院等一系列错误和不得人心的政策措施,对人文交流活动起到了严重破坏作用。一直标榜“自由”与“多元”的美国,如此忌惮和阻碍人文交流,令人匪夷所思。一些政客秉持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开历史倒车,遭到广泛反对。美国前驻华大使博卡斯等许多美国人士斥责阻挠中美人文交流等行径是“重回麦卡锡主义”。
中美关系发展史蕴含着几十年来两国各界人士相互接触、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执着和辛劳,需要倍加珍惜。有学者把中美人文交流比喻为“不可或缺的氧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关闭的窗户”。人文交流犹如中美关系的生命线,越是在政治、经贸等领域出现问题时,越需要迎难而上,为人文交流注入更多活力。
事实上,在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的时刻,支持中美交流合作的力量从未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美国机构团体以及各界人士通过发表联名信、撰写文章、举办视频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持续发出反对美中对抗、支持美中合作的理性声音。哈佛大学已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指出,所谓美中人文交流“脱钩”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主张人文交流“脱钩”的人是少数派。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是无法阻隔的。人心相通之桥拆不得。中美民众往来越频繁,两国友好的基础就越坚实,务实合作就越红火。搬掉阻碍两国各界交往合作的“绊脚石”,中美人文交流必将取得更多积极成果。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