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起,养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紧 柬埔寨边防、海岛军警接种中国疫苗进一步增强抗疫信心 宁夏十条举措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新西兰启动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 富国被曝光囤积疫苗,超实际需求10亿剂! 全国大部气温持续回升 多地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 教育部:烈士子女等多类考生可享加分或优先录取 中国代购“拯救”疫情下的韩国免税店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2796万例 黑人和拉美裔疫苗接种比例低 男子伪造驾驶证无证驾驶改装车上路 被长春南关交警查获 吉林省已建设全球最大、最完善的人参种质资源生物信息样本库 “在茫茫荒漠中创造了奇迹” 公安部:严厉打击医保诈骗犯罪 去年追缴医保基金4亿多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大规模检测实验室须近两年内未受行政处罚 这是英雄们读大学时的照片…… 超八成就地过年受访者感到今年春晚非常特别 浙江:对外地返校学生不搞不必要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2021年全国高考6月7日开考 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 综合消息:非洲新冠死亡病例超10万例 宁波推出“冷链食品无害化处理保险”保障采购企业权益 2021吉林省公务员考试2月20日起报名! 超九成受访者喜欢看泛知识类短视频 日本讲谈社纸质书籍的销售额首次被电子书等反超 韩国法院:强迫校园暴力施暴者写道歉信有违宪嫌疑 2021年高考时间“回归”:6月7日开考 福建近2万名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护“童心” 线上慕安会强调回归多边合作 北京市教委:中小学设校内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设施设备 经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厌学少年”要回家上学了 中方开展疫苗国际合作的目标是使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又和好了?莫里森:脸书重新和政府谈判,欣慰 外媒:拜登政府欲重塑同盟伙伴关系应对中俄 英女王99岁丈夫住院后近况曝光:精神状态良好 2020年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40余万家 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形势严峻 这些人可以退钱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即将开启 德国总理默克尔:七国集团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环球深观察丨面对极端天气 美国又上演“甩锅”戏 长春市二道区多措并举 建筑垃圾管控精细化 全球连线丨天灾人祸双重暴击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我家有了好生活” 春节假期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创近三年新高 国际锐评丨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顺理成章 中方开展疫苗国际合作的目标是使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我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创世界纪录 特朗普式的“美国优先”终结了? 日本注射器告急 民众接种意愿不强 美国为何选择这一天重返《巴黎协定》? 拜登于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讲话:“美国回来了” 克什米尔接连爆发枪战 3名印度警察被武装人员打死 美国严寒天气致电价飙升 居民收到“天价”账单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生得起,养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紧

2021-02-20 17:09:09来源:中国吉林网

2月18日晚,国家卫健委在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答复中称:东北地区可探索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

这已不是首次释放积极信号。2021年1月,全国人大就曾要求各地清理不合时宜的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处分。去年底,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撰写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受多方影响,中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一大波信号密集传来,均指向一处:人口危机临近,中国真的要全面放开生育了吗?

为什么是东北?

东北地区,是中国人口形势最为严峻的区域。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2020年8月,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发表的论文透露,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出生率分别只有0.74%、0.76%、0.75%,是超低出生率。

另一方面,人口外流更是成了当地的一大痛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人口净流出规模从2013年的0.79万人扩大到2019年的33.17万人,相当于7年间合计净流出了164万人。

人口外流量大,出生率又极低,很自然地,东北人口老龄化提前来临。比如,2013年辽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

“纵向来看,东北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早已低于1,相当于一个妇女平均一辈子没有生育一个孩子。”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说。

东北显然认识到了,这是一场人口危机。

2016年,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时,黑龙江就在漠河、绥芬河等18个边境地区率先放开了三孩生育。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曾在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政策。

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出现

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育,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人,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下降。2019年,出生人口降为1465万人。

2020年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19年,厦门全年出生人口数量6.1万人,2020年减少至2.95万人,下降51.6%,直接腰斩;再比如合肥,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数量7.32万人,相比2019年的10.3万人下降23%。

2019年,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拐点将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为14.5亿人。

“避孕药”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其中部分年轻人发出了类似声音:“连一孩都不生了,还能怎么生多孩?”“生得起,养不起。”

年轻人生育意愿不高,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行为潮流,尤其是在大城市。究竟是什么成了他们的“避孕药”?

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就提出了一种观点:生育基础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约束,阻碍了年轻人生育。

“‘三育’(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太高,大家感到喘不过气来。”董玉整说,政府应根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采取积极的配套政策措施,尽可能免去大家的后顾之忧。“相对来说,生育是年轻人的问题,养育是养老的问题,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三个方面能否系统协调、统一解决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韧劲和持续力。”

董玉整认为,应真正落实“尊重家庭在生育中的主体地位”的原则,实行自主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自主决定生育事项。

国际经验

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过去40年,中国正是凭借人口红利实现了高速发展,如果人口负增长,将会发生什么?

在人口学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看来,人口负增长在一开始是缓慢的,拐点晚一年或早一年到来影响并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黄文政认为,随着人口减少得越来越多,对所有行业都会造成影响。首先,年轻人的消费会萎缩,市场信心会下降,创新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许多钱要投入养老,影响整个基础设施投资,因为需求和财力的不足,对整个国家来讲,活力也会下降。

任泽平研究报告认为,全面放开自主生育,宜早不宜晚,必须尽快。我国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特别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尚处于25—29岁最佳生育年龄。一旦错过第三轮婴儿潮,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则将事倍功半。

放眼世界,一些国家早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生育率。在19世纪中叶,英国、瑞士等国家便开始采取措施保障女性生育权利。冰岛、俄罗斯则是发放经济补贴;还有一些是大量兴建托幼机构,比如在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0—2岁入托率平均为35%,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

2020年,广东公布了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就包括了新增10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今年,全省新增9.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6万个。

在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不仅没了“计划生育”这四个字眼,而且首提“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任泽平研究团队在报告中写道:“我们这几年呼吁‘全面放开生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开始逐渐看到曙光,长期保守的计生政策终于逐渐松动。”(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