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吉林省设立“吉林生态日”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绍辉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将以生态强省建设为统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持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努力增进均衡普惠的生态环境民生福祉。
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
深入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重点行业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行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优良天数比例力争达到92%以上,到2030年力争达到 93%以上。
突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实行秸秆全面禁烧,建立完善秸秆全量化处置长效机制,大力提升秸秆“五化”综合利用能力。
深化燃煤污染治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大力推动大型燃煤锅炉、钢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实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推动重点行业建立全过程控制体系。
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车、油、运等清洁化专项行动。
推进城市扬尘精细化管控。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能力持续提升。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
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紧盯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以及劣五类水体治理,实施水环境、 水资源、水生态“三水”共治,力争到2025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 。
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左右。
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结合万里绿水长廊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干支流河道、湖库生态缓冲、隔离带建设,逐步恢复河湖生态功能。
强化水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江河源头区涵养林建设,科学调度和配置水资源,不断提高生态基流保障程度。
维护水源地安全。加快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
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两个底线,健全完善土壤污染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控清单,确保到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加快推进耕地周边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提标改造及排污口整治,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
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到2025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有序实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加快推进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确保开发利用土地全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
坚持系统观念,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强化自然生态监管。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完善生态监测、评估、预警、监管体系,形成全过程监管链条。持续实施“绿盾”专项行动,加快整治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恢复,开展濒危动植物抢救性保护,突出做好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等旗舰物种保护。
全面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巩固扩大东部地区生态示范创建成果、加快培育中西部地区生态示范创建典型,积极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昕 实习生 闫毅航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