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赶“科普大集”!
9月6日,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科普大集活动拉开帷幕。科普大集活动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农业博览园主办,设在长春农业博览园12号门“建党百年逐梦吉林”主题展厅。作为农博会“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版块中的重要内容,今年科普大集上都来了哪些人儿呢?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孙承常
“梨树模式”将资源利用再利用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孙承常:播撒下更多科技“种子”
“脸上缠着围巾,肩上扛着种子和化肥……”吉林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生孙承常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状态,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农民大学生”。
“我是去年来到‘科技小院’的,日常就是一边做试验一边学习,还会对当地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推广‘梨树模式’,用先进技术提高土地单产,实现资源再利用,让农民真正的成为‘科技小院’的受益者。”孙承常说,原来的耕作是利用,利用,再利用,而“梨树模式”是利用中保护,保护中利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在家乡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播撒下更多科技的“种子”。
专家服务团专家王跃强
推动地区农民持续不断地增收
专家服务团专家王跃强:助力乡村振兴是种责任
授人以渔,推动地区农民持续不断地增收。
“家里有二十亩地,以前我都是种一些药材和杂粮,这几年改成种苞米了,今年雨水好啊,是苞米的丰收年!你这个苞米种子叫什么啊?一亩地的产量是多少?”80岁的张延君大爷驻足在农业专家咨询台前已经有半个小时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副所长、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专家王跃强,为张大爷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玉米新品种的技术。王跃强告诉记者:“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我们专家服务团的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据了解,张延君大爷是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民乐杂粮专业合作社所长,种一辈子地。作为合作社的所长,他和村民一起来科普大集上学,来这里取取经,学一些新技术。“有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多的专家,多远我都得来。回去,我还得把育种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村里的人。”张延君大爷说。
学术经验继承人南红梅
科普大集健康义诊活动暖人心
学术经验继承人南红梅:传播更多专业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进大集,义诊活动暖人心。
医疗专家咨询台前,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南红梅正在为一名农民朋友号脉,她耐心地为农民讲解他的身体状况以及日常注意事项,写好中药处方。她说:“秋天来了,由于季节变化,所以血管也开始变化,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最关键的。”
同时,她提醒农民朋友,疫情期间,要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注意口、眼、手的卫生情况。“借助科普大集活动,希望我们医护人员能传播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帮助到一些不能到医院就医的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让他们享受到医疗诊治和帮助,增强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南红梅说。
吉林大学副教授李恩
农民科学素质知识竞答引关注
吉林大学副教授李恩:把专业技术传授给百姓
要说科普大集上,参与度、热情度最高的就是农民科学素质知识现场竞答活动。问答的内容涉及有关农业生产、生活等相关的一系列的知识,现场答题的群众热情高涨,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向广大网友展示了科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和获取科学知识的自觉性。
“未来,乡村一定是中国的‘奢侈品’,我要把家乡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传播出去,把更多的专业科学技术传授给真正需要的百姓。让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恩说。活动期间,李恩作为农民主播在现场开展直播,并为广大参观者现场献唱,他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行走在吉林大地上的农民教授”。(葛阿婧/文 李梦雨/摄)
稿件来源: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