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期,四川、海南、湖南、江苏等多地发布“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敲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的同时,细化实施路径、重大项目,配套建立重大项目库。根据相关规划,未来数年,大批物流重大工程将相继落地,大规模物流枢纽集群、物流园区有望加速形成。
多地敲定物流发展规划
近期,多地发布“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
《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四川将基本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经济便捷、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将四川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西部物流供应链中心和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江苏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枢纽引领、内联外通、集约高效、智慧共享、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物流数字化建设先行区、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验区。
海南提出,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国际化物流设施体系,基本完成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框架搭建,基本形成通达全球、服务全国的海洋物流和航空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多式联运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建成国际航运航空枢纽和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国家大仓库”。
浙江提出,到2025年,浙江要成为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物流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规划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12个,快递集散中心11个;建成智能化、便利化的同城即时配送网络,实现城市建成区智能快递末端收投设施和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加快形成全国领先的邮政快递服务体系;全省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形成日峰值超2亿件处理能力,快递、邮政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
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王晓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展开布局,亮点之一是提出物流业网络化发展思路。例如,江苏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湖南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现代物流体系,四川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作体系。
王晓平认为,加强物流网络化规划和布局,才能保证各地物流业既突出重点又均衡发展。对于物流业而言,建设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货畅其流”。
“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地方‘十四五’物流规划不一而论,但也有不少共性。一是重大局观,在大局中定位区域物流发展;二是立体布局,强调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协同性;三是数智发展,普遍强调数字科技等推进物流提质增效;四是融合发展,普遍提到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以及物流与电商等融合发展;五是普遍重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重大项目工程有望加速落地
在提出总体目标的同时,各地“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注重落地,明确了主要任务、实施路径等,不少地方还配套建立了重大项目库。
湖南提出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优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商贸物流提质升级、推进物流智慧化发展、提高绿色物流发展水平等10大主要任务。在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方面,将加快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设20个左右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基地,建设2至3个中药材冷链物流集散基地,打造1至2个全国高端进口水产品基地等。
江苏提出,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骨干、省级物流枢纽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为支撑的物流枢纽体系,新增5个国家物流枢纽、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40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28个省级物流枢纽。在重大工程上,将实施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工程、物流园区织网工程、两业融合创新工程、物流企业上云工程、智力引擎升级工程、县域物流提升工程、物流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绿色快递示范工程、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工程。
四川将通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布局物流园区来打造物流枢纽网络。此外,四川围绕做大航空物流、发展高铁物流,敲定具体的物流建设项目。其中,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项目涵盖空港新城现代物流产业园、天府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资阳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双流区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等。
海南将布局海口物流枢纽集群、洋浦物流枢纽集群、三亚物流枢纽集群、东方物流枢纽集群等四大物流枢纽集群,以及新海陆岛物流园区、澄迈金马物流中心、三亚综合物流园、琼海综合物流园、儋州综合物流园、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万宁乌场港冷链物流园等七个物流园区。
浙江计划在全省各地市打造一批重点快递基础设施项目。在杭州,建设国际快递云仓、跨境供应链项目;在温州,建设韵达浙南(温州)快递电商总部基地项目;在嘉兴,建设总投资122亿元的圆通嘉兴全球性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在绍兴,建设圆通速递浙东总部;在金华,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顺丰浙中供应链基地项目;在台州,建设规划面积660亩的韵达快递关联产业园项目;在义乌,建设韵达小镇韵达浙江总部项目。
因地制宜精准定位
受访专家表示,各地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时应因地制宜、精准定位。
王晓平认为,各地应借鉴物流发达地区的经验,以更高起点发展物流业,并与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文特点相结合。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建设发展与“外循环”相关的物流能力,形成“向海”发展的国际物流中心;西部地区可以充分挖掘“一带一路”的潜力,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实力,在增强“内循环”能力的同时,适度提升在“外循环”中的能力,有序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地区则应更好地挖掘在“内循环”中的潜力,实现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连接东部和西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在未来向“外循环”要效益。
杨达卿认为,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应贴近需求,围绕需求构建物流枢纽集群等。
对于建设大规模物流枢纽集群和物流园区,王晓平建议,一是要充分论证,突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结合实际需求搞建设;二是在充分发挥存量作用的基础上发展增量,充分发挥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结合新的需求打造高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三是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力争让每一个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作用;四是要与当地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在做好物流规划的同时,做好当地产业布局的规划设计;五是要提升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的应急能力,满足应急物流的需要。
经济参考报记者 班娟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