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朝前向海,蓄势待发
在深圳西北角的海岸边,有一座特别的生态公园——海上田园。这里生长着50万平方米红树林,四处却被陆地包围。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屋顶上,一条紫色花纹好似丝绸,蜿蜒起舞在海浪之上。作为超大型会展综合体,这一设计具象诠释“海上丝路”的深厚寓意。
飞机飞越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29.36平方公里土地被纳入其中。
“这个以前偏离市区的板块,一下进入前海发展的核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评价,“产业集聚度在加速,未来充满希望。”
位于深圳西岸的前海,朝前向海,孕育新生。
沿着凤塘大道穿越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路向西行至尽头,一座收费站矗立在前,上面伫着四个大字:“海洋新城”。重型卡车载着物料鱼贯而入,如果不慎挡了道,一阵低沉的轰鸣立马袭来。驶上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再往西远眺,那一辆辆的卡车却好似一只只蚂蚁,在穴巢来回忙碌。更远一点,才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平静无声。
深圳人对海洋不陌生。人们常用“渔村”形容建立经济特区之前的深圳。居民傍海而居,渔猎为生。海洋新城所在的海域,原来便是沙井村村民世代养蚝采蚝的地方。
随着港口经济壮大,深圳东西两岸的海洋变成交通要道。2021年,深圳港全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7万标箱,位列全球第四。深圳从海洋汲取发展动能,海洋见证深圳的华丽蜕变,两者紧密相连。
海洋新城规划图。
《前海方案》也10次提到海洋,提出要集聚国际海洋创新机构,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制造2025》将海洋工程装备列为我国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核心就是要解决深海资源‘采不上来、运不出去’的短板问题。”青岛海检集团深圳公司(下称“海检深圳公司”)董事长肖飞说。
青岛海检集团是在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基础上组建而成,是综合性海洋设备及高端装备第三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机构。海检深圳公司的一大客户,是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南海东部油田建成6个油田群和1个气田群,建设成39个产油气设施。海检深圳公司抓住机会,在参与其海底采油设备研发与检测的同时,还延伸业务触角,搭建港口物联网体系、运维海上风电机组、投资转化海洋创新技术。
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
2021年青岛海检集团与深圳盐田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前海共建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已被列入《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点项目。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较美国、挪威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解决装备国产化替代,需要集聚各方企业形成互补,如同一片森林之下,花草灌木丛生。“海工装备与高端装备检测行业既要靠近客户服务,也需要同行在各细分领域的建立生态。这个行业不是同质化竞争,它是由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共存,更重要的是行业形成标准互认的聚力,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推进国产化替代。”肖飞说。
作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的重点组团,海洋新城将开辟1.29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形成海洋产业生态圈和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海检深圳公司计划将“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公共服务平台”二期规划在海洋新城,目前已经提前筹划定制实验室的设计工作。
“新城作为全新规划、全新建设的产业空间,可以有效满足各种海洋企业个性化需求。我们计划定制10米水深的试验水池、荷载2000兆牛的疲劳试验机、承载20吨的大型转台等,为海洋高端装备的大型部件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肖飞说,公司业务落地前海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政府部门服务产业、支持企业的高效和专业,“前海的发展就是深圳务实、创新、担当的城市精神缩影”。
站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外,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呜鸣飞过。在地下,一辆接一辆的无人驾驶列车,从20号线国展地铁站发出。
这里毗邻东莞滨海新区,与香港、澳门、广州、中山、珠海隔海相望。借助周边航空、海港、高铁、地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六个交通要道,参展的宾客从四面八方汇聚,人流、物流与信息流在这里碰撞,产业与资本在这里衔接,成为大湾区融合交流的重要节点。
会展是典型具有辐射和溢出效应的产业。“国际会展中心放在国际航空枢纽宝安国际机场旁边,这个组合非常妙。它毗邻港澳,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转换的地方,是湾区对外的窗口,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说。
《前海方案》提到,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推动会展与科技、产业、旅游、消费的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系列会展品牌,积极承办主场外交活动。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达121万平方米,整体建成后,拥有50万平米的室内展览空间,展览、会议、活动(赛事及娱乐)、餐饮、办公等服务在里面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会客厅。
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俯瞰海洋。
今年,深圳市商务局印发的《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充分发挥前海政策优势,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项目,增强国际会展门户区功能,打造立足湾区、辐射全球的产业会展集聚区。同时,加快完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市政道路以及轨道交通、住宿餐饮、特色街区、文旅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高品质会展新城。
宋丁认为,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十分有利于国际性展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地,国际性企业、产业要素在会展新城片区落地、沉淀。“我看好这个板块的发展,相信在未来5年会有质的飞跃。”他说。
随着深中通道、深港西部快轨等交通规划推进落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与港澳的距离拉得更近。宝安区也未雨绸缪,在展馆旁划设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建设湾区科创要素的转化和应用研发基地,承接落地对港合作项目,让香港的技术、创意迅速落地生产。
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效果图。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王泽坚说,“它的规模、它的区位,决定它会是一个开放引领的国际会展门户,与前海重点发展的行业将形成强有力的互动。”
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内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分布1个自然保护地和14条河涌。自然保护地便是海上田园湿地。
海上田园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湿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滨海环境。开园营业21年来,虽园内依海而生的湿地生态系统早已嵌入陆地,但是50万平方米、共22种原生红树林和人工红树林仍郁郁葱葱。炎炎夏日,微风徐徐,乘船驶入红树林,叽喳不停的鸟啼四处可闻。再往深处走,一只、两只、三只……藏在林里的白鹭慌忙扑腾翅膀,拍皱水面,飞越树梢。
“时节再晚一点,会有候鸟从北方飞过来。”海上田园科普讲解员周莹指着白鹭说。霎时,整片红树林安静了下来,只听得到游船嗡嗡的马达声,偶有小鱼浮上水面吹泡。“红树林的生态十分脆弱,要保护它不容易。”她补充道。
海上田园红树林生态湿地。
海上田园曾多次联合高校和专业机构,修复园内的红树林。2021年,园区再次向政府申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及提升项目,目前正开展前期立项。“红树林扎根滩涂,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因此被人们称为‘海岸卫士’。”周莹讲解道,红树林是浅海生物及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对维护近海生态安全,维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海上田园担起生态保育与科普责任。除红树林湿地外,园区铺设多条科普径,搭建三基(花基桑基果基)鱼塘、农耕文明馆等设施,向下一代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另一方面,还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休闲度假区,在2009年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依照前海规划,该片区将打造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文旅高端服务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吸引人才、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对人的关照。”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黄卫东解释,个性化的文体旅游消费,最直观地提升生活品质。
海上田园举办的灯光秀。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寄语,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要加强城市属性,特别是发展新一代喜爱的生活和文化旅游消费。“若下功夫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生活方式,很快可以把人吸引过来。”
见到前海给片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海上田园开始谋划转型,从侧重科普与保育的生态公园逐步升级为高端综合旅游景区,提供与国际接轨、与新城匹配的配套服务。“片区有了大手笔的规划,我们园区的辐射范围会更广。我们迫切希望提高服务水平,触达更多市民和商务旅客。”姚雪姣透露,园方正计划更新游乐设施,增添娱乐项目,推动建设具有岭南风情的水上街市。
“城市未来的发展更加强调与生态和人文的有机结合。”黄卫东说,“要装上绿色引擎。”
走读手记
朝前向海 孕育新生
在调研过程中,海上田园科普讲解员周莹有一句话令我们印象深刻。她说,红树林种子落到海水里,顺水漂流,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在哪里发芽。“它有点像深圳人的品质,我们也是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里来。”她动情地说。
在我看来,红树林的另一个特质则像前海。珠江向南奔涌而流,在出海口营造咸淡交杂的生存环境。红树择良地而生,郁郁成林。这好比前海区位:背靠大湾区,联通港澳,接轨国际。
开放包容、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品质,也是前海的特质。前海众多的优惠政策及重大项目规划,将人们从四处吸引过来。我们走访的片区,刚好有两大新城。
海洋新城是片区里的焦点项目之一。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深圳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从此,这座滨海大城肩负起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
文中提到的海检深圳公司,参与了海洋装备无损检测的技术转化,这是检测领域攻坚“卡脖子”难题的成果之一。海上油田的采油设备需要定期检测,该技术利用放射源,借助水下探头便能检测相关设备的状态,排查海水腐蚀、裂缝等风险。此类科技研发和设备制造要靠近客户,而深圳有相当规模的海洋经济,设置专门的产业孵化空间十分必要。
海洋电缆实验室。
会展新城是另一个焦点。会展场馆对片区内经济活动和市容环境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旁已兴建一批商务配套设施。在会展中心不远处的海上田园,其宣传副主管陈思彤也留意到,周边道路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学校等民生设施多了起来。
未来,随着道路交通优化、会展配套软硬件提升、科教文卫设施落成,市容面貌和公共服务供给一定会大为改善,片区将成为宜居宜业的魅力滨海新城。
【策划/统筹】张玮
【撰文】李嘉耀
【摄像】何俊
【剪辑】刘玳杞
【海报】招凤仪
【作者】 张玮;招凤仪;何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