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的故事要从“固收 ”谈起。
前几年开始,资管行业突然出现一个“固收 ”的基金类型,并且这类基金的发行及存量规模迅速上升,当大家都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泡沫的时候,2022年初的市场调整让“固收 ”真的跌落神坛。粗略探究一下“固收 ”神话产生及破灭的过程就可以知道,“固收 ”诞生于资管新规推出后所有产品即将净值化,要改变大众心中理财保本、理财刚兑的认知,需要提前进行投资者教育。正巧赶上2019到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固收 ”这种含权益的品种也取得超预期的业绩,吸引了对理财收益不满足的投资者。而资管行业并未见好就收,而是都在追求“财富管理大时代”的盛宴,规模无节制增长,权益投资部分愈加激进,遇到2022年的市场调整,最终遭遇大幅回撤,基金规模停滞不前,甚至有居民财富反向搬家的迹象。一句话,都是时代的“固收 ”,没有“固收 ”的时代。
有了上面的故事打底,这里想要介绍的“货币 ”也请各位朋友客观看待,切勿迷信,各取所需。
下表能概括本文的大部分结论:
1.货币基金
可以说,余额宝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因为它教育了广大投资者通过货币基金做现金管理,而余额宝至今已经有9年多历史,规模早已突破过万亿,投资者人数更是超过7亿户,因此,货币基金算是传统现金管理工具中群众基础最深的一类。
2.银行“定活通”
“定活通”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名称“靠档计息”产品,是银行给储户提供的一种可以让活期存款获得定期存款利息利率的服务,钱还是有活期的流动性,但是只要你不取款,放在账户上越久,就能按照对应的银行定期存款期限“档位”,获得相应的定期存款收益率。这种工具,从2021年开始已经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3.回购产品
普通人能参与的回购产品主要包括国债逆回购、券商回购。
玩过股票的朋友中有一半多应该都听说过或者参与过国债逆回购。国债逆回购本质上是交易所搭台,让手里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把资金借给需要用钱的投资者,后者需要拿出足额的债券作为质押。很多人不知道,交易所成交金额最大的品种,不是股票,而是国债逆回购。
券商回购,就是券商自己同时充当借钱人和交易所的角色,但是借出资金的只能是在这家券商有账户的投资者。大部分券商都把券商回购包装成“白天炒股、晚上理财”的产品,并且实现收盘后自动扣款,开盘前自动到账。但是取款需要到账后的T 1。
国债逆回购和券商回购的风险等级、收益水平、流动性安排都是一致的。
4.券商现金类大集合产品
这类产品与公募货币基金类似,都是主要投向货币市场,区别主要有:
①很多不是每日结息,而是月度甚至季度结算收益;
②收益率低于普通货币基金,因为券商通常会收取较高的管理费或者业绩报酬;
③每日快速取现额度较高,有的能达到每个交易日可从现金类大集合中快速取现100万元,但也会受当天产品总取现额度的制约;
④资管新规前,券商现金类大集合产品与公募货币基金所受监管有所不同,可投范围通常更广。
1.收益率一降再降。目前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已经来到2%下方。下图是所有货币基金2012年以来的年度收益率(2022年用年化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每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有所波动,但是下降趋势是明显的。
下面是选取深交所国债逆回购1天期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数据(按开盘价),可以看到,同样是下降趋势,目前也在2%以下。
2.流动性优势逐渐减弱。2018年6月开始,余额宝每日快速赎回额度从5万降低到1万,超过1万元的赎回,要T 1才能到账。对于持有单只货币基金金额较大的投资者,流动性是在收紧的。而回购产品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T 0资金可用,取现需要T 1。
流动性减弱,叠加收益率的降低,这个时候,传统现金管理工具越来越鸡肋,怎么破局?
1.买底层资产
我们都知道,一只基金的持仓由多种资产组成,这其中有对收益贡献大的,也有拖后腿的,如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就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当然,前提是要精确区分。
一只典型的货币基金,通常的持仓结构如下图:
很明显,银行存款是其中收益较低、但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而非现金资产是贡献收益的主力,但流动性可能会略差点。就拿同业存单这个类型的资产来说,目前AAA级同业存单和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约在2.3%,都比货币基金不到2%的收益要高。
2.加债券市场工具
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其实没有严格划分,严格意义上说货币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一部分,指的是久期较短的债券市场。众所周知,同等评级下,久期越长,收益率越高。因此,在货币市场工具打底的情况下,加上一些长久期的债券品种,当然能有效提升产品的收益水平。
“货币 债券“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是单只产品中兼有两类资产,如上图所示的中短债基金就持有企业债和金融债。也可以是FOF的形式,FOF有助于选择市场上最优秀的一批货币、债券基金,但是要承担双重收费,且在流动性上要打更多折扣。
3.牺牲流动性换取更高的收益
开放式和定开型债券基金的杠杆比例上限分别为140%和200%,杠杆是债基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工具,用流动性换取收益率是可行的方案之一。我们看到一些主要投向货币市场的债券(“货币 ”)基金采取了定开的形式,有助于获取更好的收益。
目前有哪些“货币 ”工具需要指出的是,上述3个“货币 ”的思路,不一定都已有对应的产品类型,有的“货币 ”基金兼具上述3种思路中的多种,比如“持有期短债基金”,就是兼具第1和第3种思路。看持仓的话,可能还有加了少量债券市场工具。
1.同业存单基金
同业存单是商业银行在同业间发行的短期融资工具,个人投资者一般参与不了。同业存单基金正是以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一种基金。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的同业存单基金。目前所有的同业存单基金都采取了最短持有期的设计。
截止2022年5月31日,14只已经成立的同业存单基金规模已经破800亿元,规模增长可谓神速。
2.短融基金
企业短期融资券,是一种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的信用债券,发行人的资质要求较高,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较多。短融基金就是主要投向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基金,它也有主动和指数基金两种类型。
短融基金目前规模已经破百亿。
3.短债基金
短债指的是债券久期比较短的债券,通常是接近到期的债券品种,这种债券的价格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弱,稳定性较高。
短债基金根据具体剩余久期长短可以分为:超短债基金(久期270天以内)、短债基金(久期1.5年以内)和中短债基金(久期3年以内)。
如何选择“货币 ”1.看回撤
对于净值化的产品来说,久期越短的资产回撤越小,短融、同业存单等久期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中票的久期长。货币基金并非净值化产品,只显示7日年化收益,无回撤。
2.看收益
一般底层资产收益高于组合产品,债券久期越长收益越高。短融、短债等的收益率通常高于货币基金。
3.看持有期
持有期越长的产品,通常具有更好的收益,因为牺牲了流动性,收益上往往能得到一些补偿。持有期能匹配自己需求的才是最佳选择。
4.看新老产品
当一种产品类型火爆的时候,新发行产品大概率会为老产品抬轿,只要老产品控制一下规模,收益率通常会有更好表现。
数据来源:wind、韭圈儿
风险提示:文中所涉及产品不代表推荐,仅作为案例展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