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风险「降准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2022年中国造纸行业信用风险展望未来「限塑令对造纸行业的影响」 苏宁易购债务重组「宣布破产后债务怎么办」 城投互保 担保还是风险担保「担保的危险」 外资银行吸储门槛降至50万 经营业务范围再获放宽「全外资银行」 2021一季度发债市场「房企债券爆雷」 去杠杆对债券的影响「债券 杠杆」 融创理财暴雷「融创短债」 资金分层对基金投资收益决定性作用是什么「积极配置组合策略风险收益特征为」 开封市证券公司「债券利息怎么算」 村镇银行上存主发起行资金不得超过「村镇银行国家保50万吗」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圆桌︱ 中国经济史中的粮料 财用与价格 学术研讨会 下 」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目的」 怎么样可以申请信用卡「申请信用卡的技巧」 老会计分享不同会计准则下的税务处理差异的方法「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差异性」 瓮安到珠藏的高速通了没「贵州瓮安县属于哪个市」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义务「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投集团最新消息「债券的兑付摘牌」 我国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银行业发展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债券指数基金有望拥抱全新发展机遇吗「2021年债券基金走势如何」 基金后面的小尾巴ABCDE「基金后面a/b代表什么」 关注利率债指数基金配置价值的指标「债券基金还是债券指数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原理「简述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海航债大量到期「家庭负债率」 如何选择一只拥有长期稳健复利的基金 「稳健收益的基金」 基金可以下跌吗「债券基金会亏本吗」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买吗「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亏了20万」 广发基金业绩「广发资管昭利中短债C」 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参与境内银行间债券「债券分销业务」 天天有利息的理财产品「为什么理财产品不是每天有收益」 2018年公募基金业绩表出炉「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区别」 鹏辉转债回售「债券摘牌」 中国成立的亚洲投资银行「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 香港发行债券「通胀指数债券」 蔚来的产品策略「蔚来产品专家怎么样」 清末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是什么「中国铁路债券」 买股票时的手续费什么时候结算「证券交易所结算」 四川保路运动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广场」 宝能兑付情况「网信兑付方案」 新城控股董事长判决结果「900908 股吧」 对冲基金的盈利模式「对冲基金怎么运作」 广发 债券「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分录「发行可转债的会计分录」 美元债的交换要约什么意思「什么是中资美元债」 股票怎么做量化交易「个人投资者如何量化交易」 期债跨品种套利正当时怎么算「适合套利的期货品种」 云南康旅控股集团简介「汇聚新动能」 芝商所交易时间「z270停运」 主要指数调整成分股 这些变化会影响你的投资吗「指数的成分股会有变化吗」 2021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为75 14亿手续费多少「主买累计成交量」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基金定投风险「降准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2022-12-29 13:00:39来源:第一财经

近期,中国债市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关注。尽管违约宗数和规模都并未超过去年,且违约率仍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但在最近的违约中,80%以上是民企、20%是国企,且行业分布较为分散,这也使得众多基金“踩雷”,甚至正不断颠覆机构的择券逻辑,风险定价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中资、外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处了解到,不少债基开始密集排查持仓风险,部分机构要求研究员在两周内排查完毕。“鉴于民企债融资几乎冻结,上级要求进一步按照以下逻辑排查风险:民营企业或AA 以下国企持仓品种,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负债结构和基本面,存在违约风险的会陆续通过OTC(柜台市场)等市场卖券。”某此前“踩雷”民企债的债基基金经理章辰(化名)对记者表示。

章辰感叹,“过去几年宏观环境比较有利的时候,尤其是民企债收益率较为可观,基金十分钟就能决定是否买一只债券,对比之下,银行放贷往往十天也无法完成审批。现在这种粗放的择券逻辑肯定行不通了。”

其实,在去杠杆、流动性收紧、利率攀升、打破刚兑的新常态下,以前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来继续活命的展期套路似乎行不通了,尤其是作为债券购买大户的银行在资管新规下被要求“非标回表”、银行体系资金回流,其对于债券的需求也在下降。

“下半年我们会重点投资一些现金流稳健的企业,尤其是国企。行业方面,会考虑一些消费零售业的公司,而对于产能过剩的产业,例如煤炭、钢铁,则会非常审慎。地方政府债方面,会主要挑选透明度相对较高而且稳健的作为投资对象。”富达国际中国债券基金经理黄嘉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机构密集“排雷”

2018年至今,债券违约潮从央企、地方融资平台转移到了民企,目前已有近20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公司包括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神雾环保、富贵鸟、中安消等,合计金额近200亿元。

债券发行市场的惨淡情景更是令人瞠目。在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东方园林原先欲发债募集10亿元,最终仅以5000万元收场,且该公司并未宣布“弃发”。这不但显示了融资市场的冷清,更凸显了一些上市公司资金面的吃紧。在5月21日开始的四个交易日中,东方园林市值跌去近百亿。此后,公司宣布紧急停牌,事由为重大资产重组。当时正值A股纳入MSCI的当口,东方园林也因停牌被MSCI从名单中剔除。

“前几年资产荒,流动性普遍偏宽松,利率债、国企债无法满足收益率需求,而民企债的利率相对有吸引力,机构在择券时很难对民企背后的真实业务、关联方等做彻底调查。去年随着去杠杆、流动性收紧,民企再融资难度凸显,预计这是未来半年的趋势。”章辰告诉记者。

他也透露,从5月初开始,机构已经开始密集排查风险,并且在抛售一些风险较高的债券。“同时,比起以前,机构更密集关注中债资信对债券估值的下调情况,从近几次违约事件中可以观察到,估值的下调极具前瞻性。”

“避雷必须从公司基本面出发,公司规模较小或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灵活性较低的公司具有相对较大的违约风险,还有就是高杠杆和短期内到期的债务比现金高的。”黄嘉诚告诉记者。

野村证券的研究显示,历史数据的确可部分预言违约率。例如,年初迄今规模近200亿元的新违约事件中,52%的发行人其实过去几年都出现过违约,例如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中城建等。

此外,黄嘉诚也表示,“公司财报的可比性、管理层对自身报表的认知度和对财务开支的审慎度,都可给投资者一定的信息去判断公司的经营能力。”

以此前中票违约的凯迪生态的财务指标为例,2014~2016年这三年公司资产规模实现突飞猛进式的增长(从140亿到420亿元),通过银行贷款、定向增发、融资租赁、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做大规模,其中债权融资约160亿元(有一部分是合并带入负债),前期巨额融资带来高额财务压力(2016年财务费用达16亿元),加之大规模的电厂建设、原燃料的付现费用以及垫资帮股东施工,公司现金流快速消耗,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回款时滞较长、部分电厂规划建设或者发电量低于预期、境外工程回款慢,以及货币政策收紧、非标回表等政策导致的融资渠道收紧,最终导致违约。

在民企债券违约事件陆续爆发期,记者也了解到,多数机构仍以配置国企和央企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存单等为主。

风险定价重要性提升

其实,违约对中国债市而言“焉知非福”。随着信用利差拉大,机构对于风险定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也是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的表现。

IMF亚太部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一定程度的债券违约是市场健康的体现,当前中国债市违约率很低,对于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而言,违约率很低或为零是不正常的。如果任何投资的风险水平都是一样的,就无法择优配置。”

黄嘉诚表示,中国市场的违约率目前只有0.1%~0.2%,仍然低于许多地区和市场。比如,以美元计价的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大概能达到3%~4%;而中国市场的违约总额目前达到910亿元人民币,这一金额也只占债务总量的约0.12%。

“违约的打破是有序的,旧的风险能够得到释放,经济就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就信用分析而言,随着债市有了更全面的违约率、回收率,做信用风险定价就有更加合理、更强的依据,这是债市升级的体现,当然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评级与债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李诗表示,除了违约风险,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还要考虑个券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发生评级变动、估值调整的风险等。

李诗认为,按违约的原因可以大致把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行业处在下行或低迷周期,例如产能过剩行业。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言,往往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这意味当该行业触底反弹时,排名靠后的企业很有可能被出清;第二类,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民企相对国企更弱,这多因民企的运转可能对其实际控制人高度依赖,且可能高度依赖外部融资、杠杆率较高,因此实际控制人的风险很容易传导给企业;第三类,近几年在交叉违约条款的设计下,企业某一类债务的违约会导致其短时间内面临所有债务的加速到期。

至于下一步择券的逻辑,黄嘉诚则对记者表示,预计大多数违约将与供给侧改革的行业有关,如钢铁和煤矿等重工业,还有银行负债端压力使企业融资困难增加,特别是高负债企业。从地区来看,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民企和国企的风险会较大,预计这是未来半年的趋势。

“整体来说,选券的逻辑不会变。变的地方重点在于利率上升、利差拉宽、市场定价重新往上调,在同行业、同等级的券中,回报性价比较好的个券还会被继续看好。过往高杠杆、资不抵债的公司会维持负面的看法,而不会盲目配置那些因被抛售而出现较好预期回报、基本面却较差的券。”他称,未来的目标仍是保持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尽量减少集中风险,较为看好消费零售业、较大型的房地产商,并通过提升现金水平和利用国债期货来进行风险对冲。

违约处置仍待优化

说到违约债券,其实如何进行违约处置并回收也是关键。

黄嘉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处置方式上看,中国的违约处置机制还未完全市场化,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上市公司、民企和国企的兑付情况有分歧。上市公司和民企处置效率较高,有能力和意愿偿还的公司完全偿付概率较高。相反,国企的效率相对较低,具体没有统一的破产重组和清算的方案,大多私下解决。”

相比之下,境外市场有一个较完善和透明的”重组会议处理程序”(Restructure and Workout Process),“允许外国投资者和发行人早日处理不良债务情况。该程序允许拥有不同优先权的债权人和不同利益相关者参加讨论,并讨论债务重组的潜在问题和影响,以便增加各方的潜在剩余价值,并预防进入违约或清算情况。”他解释称。

具体数据来看,到2017年底,有66只公募债违约,但只有26只完成处置。李诗表示,“其中19只是全额兑付,但对于大额的持有人没有全额兑付,回收率约在22.18%到22.62%之间,而且整体处置非常慢。可见,市场对完善债券违约的处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